1)第二百八十一章:刘安对匈奴的野望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国之强?”

  刘安对于司匡用庄辛坑自己这件事,以冷笑回应。

  虽然《越人歌》的存在昭示下者对上位者的“僭越”,但他丝毫不慌。

  如果这点口舌之簧就能压制杂家,那杂家未免太弱了吧?

  刘安眼珠子骨碌一转,计上心来,声音朗朗,驳斥道:

  “楚国之强,大地计众,中分天下,然怀王北畏孟尝君,背社稷之守,而委身强秦,兵挫地削,身死不还。何也?盖秦之强耳!”

  “赳赳老秦,穆公虽称霸西戎,然强实自孝公始,自商鞅西入函谷,变法图强始!商鞅者行法家之术,改兵家之法,秦之悍卒终究以一敌五,西北克魏之武卒,西南取楚之疆土,向东胁韩之沃土,一跃而成天下霸主。”

  “庄辛虽贤,然其能不如商鞅,亦不如吴起,更别说胜老、庄之道。”

  “若大汉以庄辛之法,下不端,默许之,届时天下百姓皆入世,议论纷纷,则汉恐步入秦亡之后尘。”

  “大王此言差矣!”

  司匡摇摇头,

  “楚顷襄王在位,秦取楚鄢、郢、巫、上蔡、陈之土,进而威胁其国都,迫使王都东迁,国不将国。若非庄辛之法,其焉能聚兵十余万,绝秦兵、抗秦将,收复淮北城池一十五,复楚庄王在世之荣光?”

  “我大汉与匈奴妥协数载,期间,委身往匈奴者,不可胜计,王可记得故吴王刘濞之女刘华乎?其在匈奴数十载,然依旧不屈,朝思暮想汉之军可至单于庭,迎其归汉。”

  “汉匈谈判虽刚刚结束,然并不意味和亲之继续。战争一旦爆发,除非一方灭亡,否则绝不会停止。”

  “我大汉若不行庄辛之法,若不鼓舞百姓知汉匈之仇,入世参政,百年之后,是否会重蹈楚怀王之覆辙?”

  “大汉之财有限,而匈奴贪心无厌。”

  “先以土地、女人送至匈奴,其后可能为质子,遂陛下亲临匈奴,与之商讨。”

  “长期以往,大汉终灭!”

  刘安拿起酒樽,抿了一口,并不打算妥协,

  “寡人不敢苟同!”

  “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颍、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山高寻云,溪肆无景……蛟革犀兕,以为甲胄,修铩短鏦,齐为前行……然而兵殆于垂沙,众破于栢举。”

  “兵之胜败,本在于政。政胜其民,下附其上,则兵强矣;民胜其政,下畔其上,则兵弱矣。故德义足以怀天下之民,事业足以当天下之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谋虑足以知强弱之势,此必胜之本也。”

  “倘若陛下政治贤明,如文景二帝,则民安,兵强,匈奴侵扰,不需忧也!”

  “不需忧?大王莫非忘记白登围困之耻?太祖皇帝至大王不过二世,竟忘国仇家耻?”司匡讥笑道。

  “少来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