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一章:刘安对匈奴的野望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讥讽本王!”

  刘安气的甩动衣袖,

  “大父临终之前,留下血书,恨不能破匈奴,一雪前耻,吾至今不敢忘。”

  “然,大汉对匈奴开战,死伤者将数以万计,无家可归者将不可胜数,军功被贪墨者,将无法估量……”

  “未经准备,便以儒家公羊之道,仓促行大复仇之举,乃以天下百姓之安宁,换一己之私欲!本王,不愿苟同!”

  “倘若以黄老之出世,顺其自然,待数十年后,良马足、兵将广,军队强,再攻匈奴,血仇焉能不报?”

  “否则,便是动摇民心,以汉万年之基业,换取复一世之仇之愚蠢之举!”

  刘安一口气吼出来,脸色憋得通红,倚着坐塌的靠背,大口喘着粗气。

  作为刘邦的孙子,他是大汉当今尚存为数不多见证了刘邦驾崩之前,不甘眼神的人。

  那溜圆布满血丝的眼珠子!

  那频频咳血的一代帝王!

  那临终前夜晚,嘴里一直念叨单于之名的老人!

  刘安至今不敢忘却。

  每逢做梦,他都会梦见大父在询问自己:白登之围,子孙可报?若报,为何还不觐见宗庙,昭告列祖列宗?

  刘安并不反对出击匈奴,相反,为了大汉全面反击,他更希望做好充足准备。

  例如……刘彻驾崩,其登临帝位。

  淮南的士卒他已经训练了十几年了,只要成为皇帝,立刻便可率兵入京,平定诸侯王,巩固民心,之后,举大汉全国之力,擒军臣于草原。

  既保社稷,又能复仇。

  这是作为淮南王位上的白发老人一直追求的。

  公羊走得太急了。

  不仅策划了没有用的马邑之围,还发动了一个伤亡惨重的“龙城之战”。

  他有预感,照这样打下去,不出五年,大汉就会空虚,不出十年,沉重的赋税便会令百姓哀声怨道,诉说君王暴政。

  “虓虎……别以为本王反对的是战争,本王只是在反对这群妄图以人力改变天下之人,进而强行发动战争,实现心中圣人大道的儒生罢了!”

  刘安拖着长腔说完,恶狠狠地瞪着一旁的董仲舒、胡毋生,又道:

  “元光元年,我大汉约有八百万户,民四千万人。其中壮丁者,约有八百万,除去徭役、耕作、奴仆之民,可参加军旅者,不过两百万耳。”

  “北防匈奴、西防羌人、南防南越、西南防闽地之众……但边境之城,所需兵力就超过八十万,况天下郡县近百,关隘数十,每城防务三千,又需将近五十万兵。”

  “谨慎起见,算上防止诸侯叛乱之军,长安可调动最大兵力,不过三十万耳!”

  “上谷、龙城之战,若非卫青与虓虎有勇有谋,力挽狂澜,按照儒生的做法,每次战役,大汉需战死一万七千人,方才斩首匈奴五千人。”

  “吾记得当初白登之围,冒顿单于挥军二十万,如此计算,非七十万军队,大汉不可敌,除非不顾各地安危,调兵至草原内外,与之一决雌雄。”

  “虓虎善于用兵,此法之弊端,不需本王多说了吧?”

  刘安阴沉着脸低吟,

  “这便是儒家的入世!这便是蛊惑陛下出击匈奴之结果!”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