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章 求和_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埋伏完毕,就等马超战败后逃跑。”

  贾诩又说道。

  “好!”

  曹操哈哈一笑,觉得大局已定,看着身边的郭泰,问道:“文政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郭泰说道:“再过一两天,韩遂那边一定会派人过来求和,差不多可以用离间计。”

  贾诩一听便明白要怎么离间,问道:“文政是要让韩遂、马超相疑,然后一击破之?”

  郭泰点头道:“没错,相信文和也是这样想的对吧?”

  “我正要献上此计,没想到被文政领先一步,文政的目光,远在我们之前,我不能及!”

  贾诩钦佩地说道,自己料事的能力,终究还是比郭泰差一点。

  只有郭泰才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本领,全靠对三国的熟识,要说这个计划,最初还是由贾诩先献上的。

  “文和谬赞了,我不敢当。”

  郭泰谦虚道:“就是碰巧想到。”

  贾诩又问:“文政可以肯定,韩遂会让人来求和?要是真的如此,这个计谋,更容易成功。”

  郭泰自信道:“一定会!”

  ——

  马超连续攻打好久,潼关一直拿不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心急。

  “叔父,可有破敌的计划?”

  马超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韩遂。

  韩遂沉吟着正要开口,却被外面进来的马岱给打断了,急道:“大哥、叔父,大事不好了!我们刚得到消息,曹操令徐晃绕道西进,已经拿下河西,驻军在蒲坂津,断了我们的后路。”

  “什么!”

  马超大惊而起:“要是徐晃和曹操联手,我们前后受敌,如之奈何?”

  一旁的李堪说道:“河西没了,目前形势不利我们,再打下去,只会损兵折将,损失更重,不如先找曹操请和,双方罢兵,以后再议如何反攻。”

  韩遂沉吟了许久,赞同道:“潼关久攻不下,河西也失去了,所有都对我们不利,我也认为先罢兵休养,向曹操请和,等我们拿回河西,再反击。”

  “不行!”

  马超当即否决道:“要我求和曹操,这种事情,我做不出来!”

  想到父亲和弟弟的惨死,他更不可能投降,续道:“叔父不要再说求和的事情。”

  说罢他转身就走出了韩遂的主帐。

  “将军,不求和不行啊!”

  候远突然说道:“若要再打下去,我们的优势不大,更不可能拿下潼关,徐晃偷袭河西,和潼关距离甚远,中间还隔着我们大军,只要求和,拖延时间,等到徐晃军中粮草缺乏,我们再一举击破,才有能力继续和曹操对峙在潼关。”

  杨秋赞同道:“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求和,否则前后受敌,必败无疑,我愿代替将军去曹营见曹操。”

  “准了!”

  韩遂沉吟了片刻,当即答应下来。

  ——

  “丞相,韩遂部将杨秋,在城下求见。”

  于禁跑过来说道。

  贾诩首先站起来:“韩遂真的让人来求和,还是文政高见!”

  曹操惊喜道:“文政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走!出去见一见杨秋。”

  正如郭泰所说的,杨秋就是来求和,只要曹操肯退兵,韩遂也马上退兵,还关中给曹操,又要求曹操归还河西。

  “文政,你看如何?”

  曹操把杨秋晾在一边,转而去找郭泰商议。

  这件事他能拿主意,也有想法,但又觉得要求稳。

  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去请教郭泰。

  “丞相告诉杨秋,我们徐徐退兵,再还他河西。”

  “我们退兵,是假装退,不是真的撤退。”

  “看到我们有退兵的准备,尽管马超再怎么不爽,也不得不从。”

  “接下来,他们会谨慎地轮流来防备我们,防止我们使诈,也利于他们反攻。”

  “比如,首先是韩遂防备河西的徐公明,马超防备潼关,过几天又反过来。”

  “等到韩遂防备潼关的时候,丞相邀请韩遂出营见面,引起马超的疑心,计划就成了。”

  对于下一步计划,郭泰早有准备,慢悠悠地说出来。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