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章:什么叫文明正统_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子夜的吹丝断发,令现场众人十分惊讶,特别是总-台的工作人员,他们在这方面的见识较少,所以看完大受震撼。

  好在负责摄像的小哥,比较敬业。他强忍着内心震动,把画面都记录了下来。

  测试过青铜剑的锋利,李子夜拿出刻刀,在剑身上刻下巴蜀铭文。

  由于青铜合金非常坚硬,李子夜一层一层的雕刻,直到剑身上的巴蜀凹文,能明显看清。

  这时,他才收起刻刀。而后将青铜剑放进炉火中,做最后的淬火。

  别小看这最后一道工序,它可是整个环节的点睛之笔。

  金属工件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瞬间浸入冷却剂中,可以使得金属性能更好、更稳定。这就是淬火效应。

  当青铜剑加热到微红,李子夜迅速将其抽出,接着放入一旁的水桶中。只听“滋啦”一声响,水面一阵翻腾,并且冒出大量水蒸气。

  李子夜用布料,将青铜剑上的水珠擦干。仅见镶有铭文的青铜长剑,泛着一层淡金色的波光纹理。

  当它被置于阳光下,会向四周反射出摄人心魄的金光。

  这时,刘主任从文物管理处那儿,找来一把相同规格的古蜀青铜剑,作为比较。

  当新旧两把古蜀青铜,跨越3000年历史,在时空中相遇。它们就像身处在镜面两端,一面光鲜亮丽,另一面充满沧桑。

  可以见到的是,李子夜锻造的这把古蜀青铜剑,无论尺寸大小,还是风格式样,都与文物保持一致。

  甚至就连剑身上的铭文,也丝毫不差!可以说,完美还原了当时的铸造过程!

  “李老师,请问一下,宝剑上的巴蜀铭文,是什么意思呀?”

  记者小王,问出了许多学者,想问却不敢问的话题。那就是古蜀字符,究竟蕴含着哪些含义。

  古蜀国的文字,是区别于中原文化,自成一派的。所以专家们,无法通过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等文字,推敲古蜀文。

  想要读懂它们,必须从古蜀人的文化、生活、信仰等方方面面着手,才能看清真相。

  李子夜作为传承者,他当然能看懂铭文。不过为了别太夸张,免得吓坏那群专家学者。他还是佯装不知的眨了眨眼睛。

  “青铜剑上的古蜀铭文嘛,还有待破解……不过!”

  “不过神马?”

  记者小王,以及周围专家们,十分好奇的问道。他们下意识的以为,李老师还掌握了什么信息。

  李子夜也不着急回答,只见他缓缓放下青铜宝剑,而后轻飘飘的说了一句,“不过,据我推测,这剑上的古蜀铭文,并非是第一代。而是延续了好几十代的产物。”

  “换句话说也就是,真正的古蜀文明,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超前……六千年前?甚至七千年前?也说不定。”

  李子夜含糊其辞的说着。他明明知道答案,就是不说。

  诶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