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6章 搬迁新家_程弯弯赵大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人崇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哪怕到了生死关头,也不会想到用这一招。

  她现在这么一说,就算是打个预防针吧,如果慧娘到时候难产,她只能突破禁忌了。

  当然,她不希望这种事发生。

  村里妇人围在一起闲谈,从山羊生崽子,一下子就聊到了程弯弯家的房子上。

  连着二十天的忙碌,房子已经建成了,现在就等吉日搬进去。

  因为这房子,村里不少人都赚了一笔进项,普通工是一天三十文钱,二十天就是六百文,一些稍微带点技术含量的,工钱更高。

  “我家男人这次赚了好几百文钱,这下儿子娶媳妇儿的彩礼凑齐了。”

  “我儿子还小,这钱就留着给家里人做冬衣了,今年大旱,我估摸着冬天会很冷。”

  “我男人不知道打算,工钱一到手就去镇上买了几斤肉回来,一顿就给嚯嚯光了,真是作孽。”

  “大山娘,你们挑了哪一天搬进去?”

  程弯弯笑着道:“就明天,到时候大家来吃喜饼。”

  上梁时办过酒,搬迁就不用再办酒开席,来贺喜的人吃点喜饼就差不多了。

  她早早回去就开始做喜饼,所谓喜饼,就是面粉加上糖,最多再加几个鸡蛋,做成圆圆的饼子,不是大饼子,有人来就发一个,都沾沾喜气。

  一个锅做喜饼,另一个锅子煮卤味。

  就算是搬家,这卤味的生意也没停下来,明早等大山送完货回来,再一起搬家。

  天还没亮,全家人就都起来了,赵老太太和赵老头子也赶过来帮忙,他们都是老人,懂搬家的风俗,帮着一起准备东西。

  一桶八分满的米,放一个红色的布,布里包着九枚铜钱。

  从老屋的水缸里取水,七分满的水,和米桶放在一起。

  程弯弯将早就从商城里买的新碗筷拿出来,家中每人一套餐具,都要系上红布。

  还有簸箕扫把,这些也是先进新房的东西。

  所有东西准备好之后,到了吉时,就要搬去新家。

  家门是由赵有银和文氏负责打开,因为老太太认为这两人有儿有女有福气,专门负责来开门。

  将这些东西搬进去之后,家中其他人每人手上都拿着东西进去,哪怕是最小的赵四蛋,也必须拿着东西,搬家这天进门,不能空手进,不然不吉利。

  在赵老太太和老头子的操持之下,搬家总算是结束了。

  虽不用宴请村里人,但自家人还是要留下一起吃个饭,文氏和孙氏都进厨房帮忙准备午餐。

  这个新灶房很大,两个灶,每个灶后边还有一个小锅子,可以一边炒菜一边炖菜,或者一边烧水。

  赵老头子不断点头:“这个灶修的好,省柴,烧饭也快一些。”

  回去后,他就让老二老三把家里的土灶推了再重新修一个起来,反正老大家里的土坯还没用完,借个二三十块就行了。

  除了灶房大,其他房间也很大,每个房间都有窗格,是木头窗户,往两侧推出去,外面的光就进来了,显得屋子极其明亮宽敞。

  屋子里的地上铺着好一些的青砖,院子里铺的是粗砖,别人家都是泥土院子,看起来就脏乱差,但是这个新院子,却很整洁,还种了两棵树,树下还放了一条石凳,是从山上搬下来的,夏天的时候坐在石凳上乘凉,想想就很舒坦。

  赵老头子暗暗琢磨着,回头多去山上走几趟,有些平整的石头就搬下来,放在院子里其实也挺好的。

  赵老太太则在后院里围观,这后院里养了一堆畜生,鸡鸭鹅就有一百只的样子,还有两只狼一条狗,再加上三只羊两只兔子,那可真是热闹极了。

  若是别人家养这么多,一定是乱糟糟的,但老大媳妇的后院修的井井有条,用土坯分隔成了几个区间,这些畜生都乖乖待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不会乱跑……咳,还是有乱跑的,就比如小点,一个飞跃就从狗窝里跳出来,带着两个小弟在前院到处乱跑,不一会儿就冲到山上去了。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