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章 【一更】80_我真不想当反贼[基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其中晾晒型轮窑一直用得都比较多,因为对各种数值要求比较低,也就是说只要用这种窑需求的各种技术含量都不高,但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受气候影响比较大,到了雨季基本上就不可能出砖,还有就是需要的晾晒场地太大了。

  就这两个缺点已经能让骆时行放弃这种砖窑了,交州这边一年分旱季和雨季,雨季会持续很长时间,到时候一到了雨季砖窑就要熄火,这哪儿受得了。

  更何况需要的晾晒场地还很大,他们的确不缺地盘,但山里动物多啊,砖要露天晒,那就需要人工看守,万一看守不到位可能这一批砖都会被破坏。

  所以这个是不行的,而人工干燥室轮窑是轮窑的干燥和焙烧分开进行,这个算是晾晒型轮窑的一个进阶版本,因为是在干燥室进行干燥,所以雨季也能进行生产,但问题在于干燥室的排潮布局非常关键,一旦布局不好,那么干燥室达不到效果,反而容易出问题。

  而交州大部分时间空气湿润,排潮……这个太难了,放弃!

  剩下几种砖窑也都各有各的缺点,要么是对砖的成型硬度和成型水分有要求,这是单风道轮窑。

  要不然就是骆时行只知道名字没有看到过相应的资料,这是直型轮窑。

  其实直型轮窑据说是结构最简单的,但问题是骆时行当年看相关材料的时候,这部分只有一句话带过,不像是别的轮窑都给分析了一下施工难度和优缺点。

  所以这个他是真不会,而现在也没有给他研究的时间,只能建造一个他知道的。

  至于移动隧道窑,就别想了,那种窑是要让砖窑移动而隧道车不移动,为的是省下窑车的费用,在现在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于是骆时行最后还是决定建造一个隧道窑,隧道窑就如同后世的流水线工厂。

  开口负责送砖入窑,然后前面是温度不那么高的预热带,干燥的砖先放到预热带去烧制一段时间。

  其中预热带还要设计好排烟的管道和烟囱,紧接着就是后面的烧成带,这个地方需要的是做好空气输送。

  如果直接弄成密闭空间的话,燃料缺乏氧气容易燃烧不充分,那样温度也上不去。

  所以这个地方需要设置好第一次送空气的输送口,既然是第一次送空气,那么就有第二次送空气。

  不过第二次送空气的输送口却是在后面的冷却带到出口之间,砖窑两边都开口输送空气,这样空气形成对流会往烧成带跑。

  然后就是窑车的出口,砖从出口出去之后就是成品了。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长条厂房分成三个部位。

  分好之后接下来需要注意的就是燃烧装置的布置,一般燃烧装置有三种,顶层加热、底层加热以及侧面加热。

  一般侧部加热比较常用,顶部和底部都需要更麻烦的制作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