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章 世范_[三国]香草门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

  自然不是。

  虽然并未刻意选择,但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洛阳雅言,规范礼仪行为,这些孩子绝非庸人,其父母能脱离疯狂热烈的宗教气氛,也绝非短视毫无心算之父母。

  他们如今大多成了孤儿,被荀家收养,但荀柔从未想过将他们变成家中的奴仆佃户。

  若只是想找干活的人,他当初何必费这么多功夫。

  刻意控制下,仅有的五个成年男子,都是受伤残疾,被分配看门守院之类边缘活计。八个妇人拥有本民族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都在族中找到干活的地方。

  除此之外,四十余少年男女,都站在他面前。

  说是男女,其实只有五个女孩子,大多都是男孩,小的五六岁,大的十五六岁。平时随守卫操练,做些跑腿洗衣扫洒等杂活,也帮着农时下地。

  原本暂时这样安排,让他们先安定踏实下来,回归正常的生活节奏,顺便在荀家气氛下熏陶礼仪和组织纪律。没想到阿姊却放在心上,知道他交过他们一些字和礼仪,便三不五时教一教他们。

  所以此时,站在他面前的,是一群干净、整齐、识礼规矩的少年和孩童。

  ——他真得好好感谢阿姊。

  虽说也偶尔教一教荀家孩子,但这些孩童,荀柔准备换一个教法。他愿称之为实践教学20版,区别于,教刘辩的10版花架子。

  天寒没有食蔬,他带着这群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磨豆做豆腐。

  豆腐这种美食,早在两百年前西汉,就被发明出来,但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或者说,东汉时期的民间,还没有多余的劳动资源浪费在加工食物,仅使之更美味上,故而还只是上流社会食物,未得到普及。

  所以,当他说起,大多数孩子,并不知道豆腐是什么。

  “这是一种美味的豆制食物,雪白细腻,绵滑如脂,轻白如雪,食之如有肉味。”荀柔抱着软软的小侄女荀襄,身边侄儿荀欷抱着,他家颐养天年的老兔子,嚼干草嚼得目空一切。

  他哥和嫂嫂也是心大,居然将两个小侄也丢给他。

  一声清晰响亮的吸口水声,在孩子群中响起。

  荀柔微微一笑,用笔沾了墨,捏着荀襄的手,在木板上写下“豆腐”二字,然后将板竖起来。

  “此物三百年前,由前汉淮南王发明。其人在炼丹之时,不甚将石膏粉倒入豆浆,水中凝结出如雾如花的白色丝絮。淮南王以为这是豆浆腐坏,没想到这种白色絮物,绵软可口,大出所料。他惊讶之后,也觉得有趣凑巧,故以豆腐名之。”

  “大家应都见过,家中若有肉,当悬于梁上,置于通风之处,若将肉堆积在室内,置之于地,则肉必坏烂,腐之一字,其意正是变坏变烂。”

  “然字意如此,豆腐二字,连在一处,却绝非腐坏之意,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