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殚精竭虑_万千星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能相对暖和一些。

  杜桑德的策略很简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得尽可能让更多的贫民活下来。让埃斯科瓦尔局长豁出老脸出去“借”钱,然后杜桑德通过物理方式为埃斯科瓦尔局长物理销账。这样一来一回,再加上教会医生们和海军的协助,这些集合起来的资源虽然距离“天下太平”还有天文数字的差距,但至少能派上用场了。

  总比这笔钱消耗在高到离谱的借贷利息和内政局的食堂里来的划算。

  立足这个出发点,杜桑德决定开辟一条全新战线。

  诸位,厚棉衣和二棉裤以及大棉窝子那可都是好东西!

  ·

  ·

  ·

  棉花,是帝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是帝国从偏安一隅的小国逐渐成为大型殖民国家,甚至成为跨星球大帝国的一个主要原因。棉花的种植和纺织工业促进了蒸汽机的诞生,进而促进了帝国一跃成为超级殖民国家。

  羊毛纺织和棉花纺织这两项产业在蒸汽机的带动下,迅速成为了推动帝国扩张的巨大动力。四十二个殖民星,再加上奥林本土生产的棉花……产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产量虽然很高,而且棉花的质量都很不错。但在棉花开采和使用领域,帝国的水平仍然……不怎么高。

  帝国持续发动和同盟的战争,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双方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矛盾。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帝国需要一个持续的“劳动力”来源。

  比如战俘。

  有人戏称,同盟人在帝国的人口之多,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帝国的一个民族。

  同盟自己内部也有悠久的贩奴历史。根据帝国历史典籍记载,同盟的缔造者是四百年前的逆贼萨尔瓦多庞大反叛军团中的一部分流窜到深空,最终形成的一个势力。他们在建国的第一天起,就大肆入侵帝国领土,在帝国新开辟的众多殖民星上捕奴,然后用于建造自己的国家。

  为了对同盟的犯罪行为作出直接回应,帝国也派出了海军分队,强行降落同盟的殖民星,并且捕捉战俘。而这些战俘在被运送回到帝国后,等待着他们的工作只有两项。

  在种植园工作到死,或者在矿坑里度过余生。

  身体健壮的战俘自然是要去矿坑里挥动铁镐的。身体最好的那一拨人,则会被套上仿佛深海潜水服一样的衣服,送到不适合居住的星球上去开采矿物。

  而被抓来的,不适合开采矿物的战俘,则将终生在各个殖民星球光照条件最好的土地上,在种植园里为庄园主们贡献经济作物。

  这也是帝国贫民们生活如此困窘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是贫民,但这些帝国贫民仍然是皇帝陛下的子民。和一次性买断,然后就可以用皮鞭和稀汤寡水的面粉汤支付薪水的战俘相比,雇佣帝国贫民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采购生棉花,这成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