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8章 茶和禅_舌尖上的神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温,工人赤手翻炒。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它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

  炒青完毕的茶青被置入另一种小竹匾,看上去以粗竹蔑遍就,凹凸显著,工人把茶青于其上反复揉搓,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提高茶滋味浓度。

  传统工艺是用竹制焙笼,装入茶叶,满八成,置炭火坑上,以低温长时间烘焙,纯化香气,熟化滋味。当然,同样根据不同茶叶品种和质量状况,调整火候与时间。这一步也要靠有经验的师父来控制火候和时间,如果能力不足,很容易将茶叶炖坏。

  既然来一趟,打包最好的茶,回去慢慢喝。一屋一田一人食,已是最令人羡慕的事。

  青草青,百鸟吟,亦可棋,亦可琴,有茶可对景,无诗自咏心。

  神仙渺茫在何许,草木在武夷山之阴,棹扁舟,归去来,琪花满地何处寻。

  深谷绝壁上,一道大瀑布飞流而下,直泻深谷,长200多米,落差120多米,最宽处40余米。

  能真切地让人感受到无法抗拒的大自然魅力,只风奔腾的通天河水,犹如一条青龙银状从峡谷间呼啸而出,群瀑冲下一潭又一潭的深流,排风带势,澎湃咆哮,激浪翻腾,飞珠溅飞,激起阵阵轰鸣雷动,百米之外水气蒙蒙远眺仿佛素练悬空,银龙飞舞,最后盘旋在赤壁峡谷间,右冲左突汇入桐木溪。

  沿着田园步入峡谷,眼前茶园叠翠,山泉叮咚,鸟语花香,宛若世外桃源。真没想到在九曲溪的尽头,居然如此僻静,除了茶农来此耕作,一般无人到访。

  这里有松林、茶园、山涧、寺庙,自然还有白云缭绕,而实际上它与主景区公路的距离仅十多分钟的路程。

  松林渐密,鸟鸣更欢,空气中有着浓厚的湿气,数棵高大的松,在淡雾缠绕中,诗意盎然。一座不高的山峦矗立眼前,这就是白云岩。

  总有一个地方,虽身在俗世中,却能够在你走进的瞬间,引你出世须臾。

  深山中星罗棋布着许多古刹和庵堂,它们或隐或显,或立或颓,参差于碧水丹山的崖崖壑壑,斑驳沧桑。

  有的如欧洲中世纪古堡,铁壁铜墙,岿然岩峦;有的似南美玛雅废城,藤蔽苔覆,默隐林壑;有的如海市蜃楼,高标云崖,空灵飘渺;有的似鹰巢猿穴,居危临险,悬而不坠,令人如梦似幻。

  南宋之后,闽北成为政治地理与文化地理的要冲,而武夷山则是宋明时期“衣冠南渡”的要津。缺少安全感与归属感的人们,他们或为了躲避战乱匪患,或为了拒绝尘俗干扰,或为了追求宗教信仰,纷纷徙聚武夷山中,静修治学。

  他们所遁避的主要敌人已改变——来自人类自己,来自同类相残和本群自扰。

  翻山越岭寻古迹访名筑,希望挖掘武夷山里的每一个角落的文化。配上一杯好茶,平复这浮世喧哗,现世安稳静待花开。

  心会在安静神圣的地方变得温和,变得敏感,变的纯净。这时候你会远离浮躁和不安,发现真正的自己和向往的人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