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7章 这才叫讲究_舌尖上的神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观复晚三年建成,但地理位置好,也比那边气派许多,不愧是女首富。

  曾经听笑谈,说这座博物馆,是她结缘唐僧时赠送的礼物。

  整个博物馆面积9600方米,投资2个多亿。还不包括里面的展品和未在这里展出的部分。进门就是金碧辉煌的大龙椅,直接摆在正中间。

  国内的名贵木料已经很少,她几乎买空了东南亚名贵的紫檀木,请名匠,打造自己的紫檀王国。

  庄臣也玩家具,一寸紫檀一寸金,虽然不如海黄稀有,这里展出的几乎都是大件展品。十檀九空,就算在印度也很难有大料,这种大件工艺品,想想要攒多少年,才能制作而成。此番心血,真是难得。

  紫檀万春亭,采用传统榫卯工艺,按照1:5的比例制成,重吨!

  别算料钱,光工艺堪称价值连城,真心比不了。

  接触多了,要说京城人的讲究体系跟南方真不一样,它不是面儿上的,也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源自血液里的一种讲究。

  王世襄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年冬日,寒风凛冽,有位在旗的老爷子,家境已经破落,很长时间没吃到水果。友人偶然送一只大雪花梨,老爷子喜不自禁,先切下一小块给孙子吃。

  顶风冒雪推门而去,大家都甚为不解,过了好一阵,老爷子满身风雪回来,原来是赊回两勺儿酸甜可口的温饽——有了梨,当然要吃一口旗人最爱的温饽梨丝儿。

  这就是老人的讲究,无论多穷困,前路多暗淡,喜爱的那一口滋味,绝不将就。哪怕是最简单最普通的食材,也要用心对待。

  打电话约胡海,对方正好在沁房居选酱菜,让直接过去。要说酱菜,不分季节、不分阶层。甭管生活富裕还是拮据,唯有那碟酱菜始终不变,在国宾馆住的几天,桌上几乎顿顿都有。

  见面第一句话直接是:“不是所有酱菜都叫京城酱菜!”

  原料重产地,甚至有名有姓,认准老王家的蒜头萝卜,就不会换成老孙家。每种原材料各有一个最佳产地,集齐所有,才算置办完全。

  原材料以食物最好吃的季节为宗旨,从具体时令到采摘时间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不是拔尖儿的货绝对进不了酱菜缸。

  做黄酱必选丰润马驹桥和通州永乐店的黄豆;甜面酱必用京西涞水小麦,自行磨制伏面;糖蒜必选长辛店或赵辛店的白皮六瓣大蒜,每头要求重一两二三、七八头为一斤。

  而且需在夏至前三天从地里起出,带泥进货,用以保鲜;再经剥、泡、晒、熬汤、装坛等多道工序,制成的糖蒜光鲜脆嫩,兼有桂花香味,被称为桂花糖蒜。

  做甜酱菜,要用广安门外王姓的蒜头萝卜,大小井村的甘螺,太平桥湾子村韩姓的青莴笋,丰台卫墙校的青扁豆,安定门外前花园的五寸秋黄瓜,南郊海慧寺的五寸白根小萝卜,永定门外小红门的八道黑香瓜以及清晨采摘,六七成熟的老阳瓜,且需午前送到,即时清洗。

  饶是庄臣,也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一挑大拇指:

  讲究!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