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 君臣的逗逼日常_舌尖上的神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跪功,否则刚跪一会儿晕了可不成。”

  “刘墉他爹刘统勋就是活活跪死的,后来刘墉当老师爱迟到早退,不认真教书,不批改作业,乾隆挺生气,大骂道:看在你爹的面子才让你教皇子,你敢怎么不敬业?”

  “皇帝起的早,大臣更不敢睡懒觉。清朝京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只许住满人。汉族大臣基本住在宣武门外,从住处到紫禁城距离很远,通常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出发。”

  “现在北漂们四点左右上班感到很苦?你想象一下当时的大臣。尤其是冬天,冒着严寒,坐着轿子颤颤巍巍走上两三个小时去上朝,赶上风雪天气……”

  庄臣不由自主打个寒颤,想都不敢想!

  “好不容易赶到紫禁城,官员们还不能马上进,要在东华门候着。下马碑前不管您是多大的官,都得步行而入。卯时也就是凌晨五点,大门开,官员们才鱼贯而入。”

  “按照规矩,除当天送主要公文的大臣,其他人不能点灯。所以如果有特许点灯的官员入宫,身后肯定跟着许多人蹭灯,跟老鹰捉小鸡一样。”

  “冬天凌晨五点,伸手不见五指,再赶上刮风下雨,曾经有官员雨天抹黑走路,不小心掉进御河,活活淹死!”

  “终于熬到上朝,不同于清宫剧里很多大臣挤在大殿一起开会,其实除个别地位极高的重臣,大多数人还是要在大殿外站着。今天如果倒霉,遇见御门听政,那不好意思,所有大臣都得在乾清门两侧站着。”

  “朝会开始,三叩九拜,一套繁琐礼仪下来,没把子体力直接晕血休克。说话、站立、举手投足都有严格规定。不小心犯了,值班御史直接当场打脸。”

  “人有三急怎么办?不好意思,憋着!”

  “万一没忍住,下场可想而知。所以大臣上朝前很少吃东西,更不敢喝水,饥寒交迫熬着……”

  说完突然想起什么,仔细盯着地板,不停用脚踩几下。猛的发出清脆声,笑道:“清朝大臣都是奴才,君前奏事肯定要跪着。皇帝如果赏赐某人,或让他在朝上说话,大臣要摘取顶戴,以头叩地,而且必须要磕头出声,这叫叩响头。”

  “所以很多大殿都有专门的覆甑,在这上面磕头最容易响,否则就是头磕破了,皇上也未必听得见,老油条都会贿赂太监,早早打听这块风水宝地的位置。”

  庄臣也想起曾经的还珠格格,还记得小燕子发明那个叫什么的?对,跪的容易!

  原本以为是虚构开玩笑,没想到竟然是……

  时间已经快到中午,周慧见庄臣兴致高昂,每小时两百的美差,自己肯定不会主动提出吃饭。

  拿出手机,找到几张照片,继续讲解道:“这是清宫档案馆里面的很多奏折,十分有趣,就跟咱们现在的回帖差不多。”

  闽浙总督:这是宝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