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1章:一战转折_清末之超级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失近6万人。

  紧接着联军对第二线阵地展开猛烈的进攻,高卢军甚至一度占领巴尔勒、比阿什等德一直军防御要地。但是因为联军为离心方向进攻,且组织协同不力,进展迟缓,使意志军军得以迅速调集援兵,并于7月19日将第2集团军分编为比洛指挥的第1集团军和加尔维茨指挥的第2集团军,加强索姆河上游地

  区的防御。

  至7月中旬,联军仅向前推进数公里,未达成战役突破。此后,双方不断增加兵力兵器,作战行动变成了一场消耗战。

  9月3日,联军以56个师的兵力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深入意志军军防御纵深24公里。

  9月15日,约翰军使用49辆坦克实际参战仅18辆配合步兵进攻,占领意志军军第三道阵地的若干重要支撑点。虽然这不是坦克第一次出现,但是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在战斗中使用。显示出了极大的作用。

  但是这样的所谓水箱,在性能方面早就被大清的坦克拉开十万八千里。所谓的水箱连第一代坦克都算不上,尔大清的目标已经瞄准了当初意志军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

  这两种强大的坦克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但是威力巨大,大清要做的是克服这些缺陷,使之成为大清的主力坦克。当然其他可以大批量制造的坦克也是大清制造的对象,毕竟另一个时空已经证明他们的价值。

  研发和制造这些东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大清下一个阶段的三大重点工程之一,另外两个方向是航母与飞机。

  时间到了3907年9月下旬至11月中旬,联军步坦协同发动两次进攻,均未取得决定性突破,这次战役到此也基本宣告结束。

  这又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战役,联军以损失79万人约翰军约45万人、高卢约34万人的巨大代价,夺占意志军军240平方公里的阵地,第一次实现了大规模夺取意志军阵地的目标。

  虽然意志军军队不过损失538万人,但是总兵力处于劣势的他们,被迫收缩防线,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此战过后,胜利的天平逐渐开始向协约集团一方倾斜,意志军集团在人口和资源方面的劣势被扩大,即便是在战斗中损失都远小于联军的他们也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此时是战争开始的第三年零七个月,比另一个时空意志军出现同样的情况,差不多要晚了一年左右的

  时间,这不得不归功于大清前期不遗余力的支持和俾斯麦多在位几年的功劳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