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5章:逼上门?_清末之超级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随即吉利国向意志国发出警告,要求其停止战争动员,否则准备迎接吉利国的怒火。

  意志国总参谋部为了实行施利芬计划,向比利时送交最后通牒,要求允许意志军借道比利时对高卢军作战,并限在24小时内答复。700万人口的比利时勇敢地拒绝了意志国的无理要求,并向吉利国求援。

  接着意志国悍然破坏1839年保证比利时永久中立的条约,4路意志军侵入比利时,展开攻势。

  吉利国获知意志国有入侵比利时的意图后,向意志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意志国无条件尊重比利时中立。但意志国宰相贝特曼对吉利国驻德大使声称“国际条约不过是一张废纸。

  “于是吉利国便以意志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借口,对意志国宣战。这样短短一周时间内,欧洲两大军

  事集团在一片战争叫嚣声中纷纷亮相,卷入一场为期四年的战争。世界大战开始了。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意志军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吉利帝国、高卢第三共和国、老毛球帝国、意利王国和米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两大阵营的国家先后卷入战场,规模迅速扩大。

  而属于同盟国阵营的并没有任何动作,吉利高卢更是不敢主动招惹,倒是被吉利国排斥在协约国之外的霓虹以1902年的同盟条约为借口向意志军宣战

  现在独善其身的大国也就米坚,当然还有一个勉强成长为二流列强的霓虹,他们是打着宣而不战的目的,为的是意志军海域上的殖民地。

  随着的越来越强大,米坚始终坚持着自己政策扶持霓虹,遏制大清帝国的发展。甚至,他们给予霓虹的贷款几乎都没有收取任何的利息,也不催款。

  同时随着欧洲局势的紧张,在整个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他们开始扩展海军和陆军的规模,将国内的工业能力转化为军事实力。

  一方面他们也是看到了这一次世界大战的商机,军火贸易和战争物资贸易绝对是以后几年最赚钱的一件事情。

  第二也是为了增强军事实力,应对来自欧洲大陆可能的威胁,还有就是他们希望看到的霓虹和火拼两败俱伤的局面越来越不存在可能。

  越来越强的,看去很难被霓虹给压制了。

  但是工业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是需要时间,虽然他们在战前已经开始做了,但是依然无法那么快,陆军还好,十五万陆军扩展成五十万只需要一年的时间,海军就没那么容易了。

  即便是他们的税收较多,海军发达,但是战舰数量不是那么快就能造出来的,海军素质也不是一下子能提高的,所以还不能那么快在军事方面赶上。

  马里亚纳群岛战略地位特殊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