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 定三州(四)_重生之大唐中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肖大人,你刚才是什么意思?你不是说不答应吗?怎么突然变卦?”

  一回到下榻的迎宾馆,杨翰舟便怒不可遏地质问着肖荣。

  “杨大人莫非是误会了?”肖荣并没有生气,反而一脸诧异的看着杨翰舟,“肖某刚才摇头意思是不要反对,难道杨大人理解成不要同意了吗?”

  杨翰舟一时语顿,脸上的表情不太好看。他可以肯定,对方肯定是说不同意,然后对方便率先答应了寿王的提议,博得寿王的好感。对于军权一事,肖荣肯定不像自己那么倚重。

  巴州乃下州,军队本就不多,交出去影响也不大,所以自然不怕什么。但肖荣的态度却让他很难办,让他不得不答应寿王的提议。

  “难道我们就这么交出团练使一职?”虽然对肖荣心里有怨气,但杨翰舟也知道此时并不好发作。

  “莫非杨大人还要反对不成?寿王殿下可是派着军队随行,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接受任命吧,要着那点军队干什么?”肖荣淡淡地笑道,一脸无所谓。

  看着对方那欠揍的表情,杨翰舟恨不得揍对方一顿,两人关系算不上多好,但毕竟毗邻为官,也算熟悉。只是没想到之前熟悉的人,今日居然变了一个样,这让他心里一时难以接受。

  “可寿王也太蛮不讲理了,直接夺去我们的军权。”杨翰舟不满道。

  “这只是临时而已,说不定平定了叛乱就还回来了呢?”肖荣笑着道。

  虽然两人脸上并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但心里对于寿王能否把军权还给他们还不得而知,或许永远不会还给他们了。

  两人心里的担忧并没有错,剥夺两人的军权只是开始,剩下七州的刺史军权被剥夺也只是时间问题。李晔不会允许手下的刺史掌握军权,那样他这个节度使很有可能就会被架空,到时候出现在之前牛勖的情况,他可就真的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了。

  。。。。。。

  “父亲,寿王殿下的使者到了!”

  就在王建操练士卒的时候,一个年轻军官便小跑过来汇报道。

  “是宗佶啊,寿王使者在什么地方?”看到来人,王建笑了笑问道。

  “已经安排在县衙休息。”来人恭敬道。

  “让人好生招待着寿王使者,为父去沐浴一番便去接见使者。对了,去给晋都将和张都将带个信,让他们跟随为父一起去接见寿王使者。”王建吩咐道。

  “是,父亲!”

  这个年轻人叫王宗佶,并不是王建的亲子,而是养子。在唐末五代时期,特别流行收养子,李克用有‘十三太保’,其中十二个都是养子,朱温也有养子。当然要论数量的话,还是比不上王建,据史料记载,王建一生一共收了一百二十个养子,比较有名的有四十二人。

  之所以这个时候流行收养子、认义父什么的很流行,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