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4 挠得头发都掉了一地_替身农妇养娃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这么说,董梅心里暗暗算计着。建个小三间的房子,自家亲戚朋友帮帮工,只要买些便宜的砖头瓦片,算下来二十两银子足够了。

  衙门补贴几两银子,自己在筹点,她再暗地里借人十两银子应该就差不多了。

  董梅附在汪氏耳边嘀咕了几句,惹得汪氏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我说什么来着,你不能再往外搭钱了。”

  “您听我说。”董梅道,“我原本也想捐资给祖祠的,我都上了功德簿了,还不得谢谢祖先啊。”

  “你呀。”汪氏无奈地指了指她,“我知道,你这是变着法子帮人家,帮你叔,还不叫人知道。”

  王婆子一家就算了,她可没那么大度。

  “瞧我这猪脑子。”汪氏突然拍了下脑门子,“你不是叫我找个洗衣烧饭的婆子吗?”

  眼看秋菊带着莲儿柳儿去学堂,家里个个都忙,董梅自个得带孩子还得跑东跑西的,实在忙不过来。家里一摊子事得有个专人来做才好。

  “这人不能太熟了,更不能沾亲带故的,到时候你碍着面儿不好管。”汪氏道,“所以啊,我就到别个村打听了一下。”

  汪氏考虑得实在太周到了,按理说,到董梅家做事,工钱不低,活又不多,一家人还和善。她就是把娘家姨家什么亲戚叫来,董梅也没话说。

  但是,汪氏不想让董梅为难,别到时候闹了什么意见碍着她们母女情分。

  “这人很合适的。”汪氏道。

  是上沟村的刘氏妇人,四十五岁,人勤快身体又好。几年前男人就去了,独子也成了家。

  家中仅有薄田三亩,还不够她一人侍弄的。如今她儿子和七岁的孙子在他们村的酱油作坊做工,儿媳织毛衣也能顾着点家。

  “周燕她婆婆也说她是个好的。”汪氏道,“对了,一会子她就要来了,你自个再瞧瞧,不合适咱就辞了。”

  “干娘相中的一定行。”董梅笑道。

  “你这儿是该有个人帮你拾掇拾掇,光四儿一个就够你受的了。”汪氏看了看摇篮里的小四,正朝着她笑呢。

  这妮子乖的时候很乖,犟的时候哭得那叫一个厉害,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主儿。

  “有人在吗?”前院传来一妇人声音。

  “人来了。”汪氏起身,到前院把人领了过来,“刘家妹子,这地儿不难找吧?”

  “不难找。”听声音有些拘谨,这点倒叫董梅放心,不知是不是性格使然,她不大喜欢那种自来熟的性子。

  打眼一瞧,身材微胖,五官周正,一身的洗得发白的蓝粗布衣裳干净利落。

  “梅娘,这就是我刚说的刘家妹子,你就叫刘妈吧。”汪氏指着椅子叫刘氏坐下,“这就是梅娘。”

  “刘妈,坐。”董梅道。

  细看之下,刘氏是特意收拾了过来这儿的。不过,单从干净的指甲上看,不难看出她平时也是个讲究之人。

  刘氏稍有尴尬,粗略地行了礼,依然站着,喊了声“大娘子”。

  瞧着她正正式式的派头,汪氏和董梅不免笑了起来,董梅道:“刘妈,您喊我梅娘就行。”

  “不成不成。”刘妈忙摆手,她是特意打听过的,据村里那些在大户人家做过下人的妇人讲,在东家做事最重要的是守规矩,其次就是做好分内事,少说话。万一惹得东家不快,立马就赶人了的。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