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四十七章 燃眉之急立解_唐朝好医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七章燃眉之急立解

  王平安却不并马上回答,他闭起了眼睛,用手指轻轻敲着桌子,一脸的高深莫测。

  刺史们只好等着,他们看着王平安的动作,心中都想:“这个姿势很眼熟啊,皇上不就喜欢这样么,怎么王平安也这样?”

  王平安不说话,他们也不敢问,心中都是揣揣。其他三州的刺史还好些,他们的年纪大了,只要不出错,估计也就在刺史的位置上退养了,仕途基本到头儿,无错就是有功,所以心里还算好过。

  可兰州刺史就不这样了,他都快熬不住了,王平安装深沉,他可装不下去,额上汗水直冒,坐在墩子上不停地扭动。他年轻力壮,上进之心强烈,王平安又说了什么提拔的话,他当然着急了,想进步就得着急啊!

  好半天,王平安这才睁开眼睛,道:“前些时候,长安有信来……”

  刺史们齐声哦了起来,心想:“谁来的信,是哪个宰相,或者宰相联名所书,在暗示你什么?”

  王平安大喘气了一下,又道:“这个就不具体说了。各位大人也知道,我以前是在东宫供职的,和太子接触最多……”他又大喘气了一下。

  刺史们的心象被猫抓了一样,胃口被吊了起来,都急得不行,就连会州刺史呼吸都粗了,脸色也渐渐变红,直瞪着王平安,等他解释。

  谁知,王平安道:“这个也不具体说了。”

  刺史们大感泄气,又不具体说了,那这么半天你说啥了?你啥也没说啊,就光吊我们的胃口了!不过,王平安虽然啥底也没透露,可刺史们却能都猜出一点儿来,可能是朝中的宰相们受了太子之托,给王平安写了封信。王平安可是太子的心腹啊,肯定是要照顾他的,让他能在庆州出些政绩,可怎么照顾法,太子远在长安,鞭长莫及,估计着照顾大任,就要落在他们的身上了。

  王平安道:“算了,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说出来反而不好,对吧?各位大人以为如何?”

  刺史们还能说不对么,一***头,都道:“对对,是这么回事,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

  旁边伺候着的两个小丫头,又互视了一眼,心想:“你们心知肚明啥了呀,还满口对对的!”

  王平安道:“各位大人,你们可知鲁国之法?这是一个典故,比较生僻,如果不知,倒也没什么,我可以解释一二。”

  刺史们心想:“我们要是连这个都不知道,那还当什么刺史,回家抱孩子得了!”可他们深怕这个典故里有什么蹊跷,竟一起摇头,道:“倒还真没听说过,请王公解说一二。”

  王平安说了声好,把何谓鲁国之法说了出来。说完典故,他又道:“我不是没钱,不是解决不了现在庆州的问题,但我这个人有个毛病,一直改不了,就是自己要有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