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1章 提防_宋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一个天大的包袱!

  陆秀夫、苏刘义、江钲、杨亮节、还有熟悉一点的工部王仲林,户部曹庆熏.....

  哪一个不是书香门第?哪一个又不是从上到下一大家子?子子孙孙皆是读书人?

  这是他们当官的特权,子孙后代,耳濡目染,所学所见是百姓能比的吗?这就是家学!

  就拿苏刘义来说吧,大文豪苏东坡的子孙,苏家往上倒三代...再往上倒三代!从苏东坡开始便都是官!

  一代一代传下来,哪一代没有两个进士及第?

  为什么到苏刘义这还能做到宰相?那是多少代人总结出来的为官之道,学问精华。不出意外,这份家学,或者说数代人积累下来的优势,将继续传承下去。

  再说江钲吧....

  从祖爷爷辈开始就是宰相,父亲那辈又出了三个宰相,传到他这一代....

  江镐、江钰、江钲、江铎等等一共兄弟十三个,若都活着也个个都是名留青史的角色!

  这叫底蕴!是老江家基因好?个个都是天才?

  不是,是老江家的学问传的好!

  爷传父,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从小耳濡目染,怎么当官,怎么进考场,怎么应对考官,学哪些最容易中进士。再加上见识、格局、审美的训练。你说人家不中举谁来中举?

  而像苏家、江家这种官宦豪门大宋又有多少?你数都数不过来!

  科举说是从民间选才,能者居之。

  可是实际上,一大半儿的中举名额是被这些大家族垄断的!说是寒门出贵子,可是你一个从小饭都吃不饱,县城都没出过的苦孩子,就算把书翻冒烟了又能怎样?怎么和人家去考场上拼?

  要知道,科举不是后世的高考,科举比的不是分数,比的是见识,是品味,是格局!这些不是你多看几本书就能弥补的。何况....苦孩子怎么可能比书香门弟看的书更多更广?

  尤其是扶桑大宋正是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处处用官的时候....

  说句不好听的...

  新崖山随便敲开一个高门大院,可能爸爸是官,儿子是官,侄子是官,孙子外孙也都是官!家里一个七品小官儿,都不好意思上桌吃饭的那种!

  这样的豪门多不胜数!可是你现在告诉人家,科举没了....

  官运亨通的书香门第,到你们这一代就算完了?从今天开始你们积攒了几辈子的文化财富没用了?

  想想都觉得害怕!这是会吃人的!谁还会和你一条心?谁还会做你的拥护者?

  退一万步说,像陆秀夫、苏刘义这种人,都是大义有为的相公,格局自不用说。

  他们个人也许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愿意拥护教改,但是......

  陆相公、苏相公也是有家人的!也有三朋六友,七侄八孙!那么大一个家族的利益,会因为你一个还没验证的愿景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