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2章 饿死是有原因的_宋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憨子,他们也知道干旱需要给庄稼浇水。

  但是,他们不会修水渠,不会引水灌溉,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把水一点点用人力运到田地之中。

  一旁的陆相公却是皱眉,按说,不应该啊?

  陆君实所说的这个“不应该”,不是说玛雅人不会修水利工程不应该。

  这个奇葩民族他已经见识过了,是真的无语。除了天文、数学,真的是什么都不擅长。

  这也和他们的生存环境有一些关系,扶桑这地方太好了,随便弄一弄就饿不死人。

  中原要是也有这么丰富的物产,可能汉人也得像他们一样,把心思不往生存问题上放。

  陆相公所说的“不应该”,是即使基里瓜人不懂水利,只靠手提肩挑的灌溉,也不至于饿着吧?

  三十万人啊!就算一个人只管一亩地,那也是三十万亩,还养活不了一城的人了?

  这个问题倒是不用玛雅人回答,赵维就替他们答了。

  “陆相别拿咱们宋人的标准衡量玛雅人。”

  陆秀夫皱眉,“什么意思?”

  赵维贱兮兮的一笑,“他们的亩产很少。”

  陆秀夫更不解,“他们不是种玉米吗?亩产能少到哪去?”

  赵维:“少到你想都想不到。一亩地...也就十几斤吧,几十斤就算大丰收了。”

  陆秀夫:“......”那是得饿死,没错了。

  怎么说呢?玛雅人种地和汉人种地是两个概念。

  之前说过,玛雅人一茬庄稼短则三年,多则六年。

  烧荒、等下雨、等草木发芽...再烧荒,再等下雨,然后播种。

  而且,这个播种和汉人的播种也不一样,他们是把种子往地里一撒就不管了。

  至于长出来的是粮食还是杂草,跟我没关系,能产多少粮食看老天爷。

  你想想,那亩产能高到哪去?到秋收季节,田里收的草籽都可能比玉米多。

  所以,如果是三十万宋人种玉米,可能有个十几万亩地就够生活了。

  但是换做玛雅人,几百万亩地也不见得能吃饱。

  别忘了,人家不但是亩产低,周期还长呢!

  三年指望一茬庄稼养活,那得多少地,你都算不过来。

  知晓这些之后,陆秀夫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看着三位国王道:“生于扶桑,乃玛雅之幸也!然,玛雅之大不幸,亦起生于扶桑尔。”

  众人皱眉,都没听懂这位大宋相公拽的这句是什么意思。

  倒是赵维乐于解惑,“陆相的意思是,如此丰饶富美之地,是玛雅的幸运,也是玛雅的不幸。”

  “幸运的是,你们占了这么好的地方,要什么有什么,以至于无需为生存而劳心。”

  “而不幸的也正在于些!过于安逸的生活,让你们也很难在风浪之中走的更远。”

  三位国王点了点头,似乎是听懂了一些。

  确实,从前的玛雅人不用为吃饭发愁,随便种点东西就行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