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天门半开_八爪南宫《蒹葭络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现,已经是书院后山的茅草屋外。

  老天师神色复杂的看着笼罩在茅草屋外的气运,心想,难道我有生之年,还能在剪云山看到飞升之景,只是茅草屋里只有一位书院的小夫子啊?

  不知道剪云山上的所有人,都被证道音惊到。也不知道,云上出现了一道天门。

  孟一苇此时坐在道宗的土炕上,感觉着手臂传导过来的清凉。

  从干柴上拓印下来的文字,裹在左手上,鲜红的朱砂,像呼吸一样闪烁。

  神识之海,已经从淡蓝色变成深蓝色,不但是深度增加了许多,甚至连稠度都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此时孟一苇的神识之海,更像流动的蓝色水银。

  刚才他心思一动,神识之海就翻起一阵波浪,一个人像在海面上出现。

  这个人像高大瘦削,身穿一件长衫,手中还有一根竹杖,只是面目不清,缺少生气。

  孟一苇突发奇想,想看看自己凝实的神识之海,能不能如道家典籍上所言,雕刻出一道阳神来。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道家阳神是由虚变实,由阴转阳。此时在神源的补给下,他的神识之海已经足够凝实,而且天生就具有了阳的属性。此时,海面上出现了一座人像,已经算是基本的阳神大成,于是天道感应,证道音响,只差天门大开。

  但是,人像的面目却一直模糊一团。归根到底,孟一苇的这道阳神,不是养出来的,而是雕塑出来的!是的,就是雕塑!

  道家修阳神,需要穷极甲子岁月,以神识塑形,以道韵温养,所以道家典籍上常用一个“孕”字来形容这种过程。“孕”是孕育,代表阳神不可速成。作为道家真人羽化飞升的载体,阳神不但要承载一位大真人的修为,更要转嫁灵识和记忆,这就需要在体内慢慢的打磨。

  可是孟一苇一时兴起,从自己的神识之海掬起一捧海水,就塑造出一道人像来,这就不是孕育,而是雕塑了。孕育出来的阳神是生命,雕塑出来的人像则是死物。

  照这样下去,纵然证道音响起,但是没有生命的阳神无法飞升,天门会一直紧闭,随后慢慢散去。

  可是,孟一苇始料不及的变化发生了。

  他的左手上,绑着从干柴上面拓印下来的未知文字,可是本来鲜红的朱砂正在慢慢淡去,最后完全消失了。

  这个变化,闭眼关注识海的孟一苇没有发觉。

  那股清凉还在顺着手臂流动,可是现在这条注入识海的清凉小溪中,出现了一条紫色的小鱼,小鱼背上的纹路,像一只眼睛。

  终于,小鱼游进了神识之海。

  孟一苇眉头一皱,立刻发现自己的识海之中出现了异物。

  可那条小鱼的速度极快,目标也极为明确,在孟一苇尚未阻拦之前,已经游到了人像的脚下,纵身一跃已经钻进了人像之中。

  下一刻,孟一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