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4.大明名医与海使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际是之前在凤阳府时周乾为了给矿场工人阻挡灰尘,安排制造局挑选的特制布料做的,这次带出来给他们几个,这种用中药浸泡过,可以简单阻挡。

  所以大家坐在船上,听着古乐,赏着风景。

  “十里青山半入城,万亩碧波涌西门,这里可是苏州府常熟县的一处好地方啊。”

  周乾说完看向旁边端坐的匡愚。

  “匡医士……咳咳,本宫听说你在常熟用陈芥菜卤治病?对于炎症很有一套啊。”

  周乾一说三咳嗽,急得郑和赶紧过去倒茶,徐妙锦则是紧张的看着他,眼里都是担忧。

  “回禀太子殿下,确有此事,可以为太子殿下演示一番。”年轻的匡愚回答道。

  随后内侍将新鲜的莲菜凉拌,又备了各种小菜,放置每个人面前的小桌子上,单独的碗筷。

  徐妙锦道:“殿下,这次多亏了戴御医到处寻找有才之士,才来到了常熟这里,我们才遇到了匡医士这样的少年才俊。”

  周乾点点头,道:“戴御医确实是有心了。”

  戴思恭摇摇头,表示这是自己分内之事,他受太上皇恩惠与赏识,一直感念圣恩。

  不一会儿,船楼旁边,有小船划过来靠近,将东西搬上了画舫。

  搬东西上来的几个小厮,郑和亲自对几个人做了检查,浑身上下都是摸了个遍,确保没有任何利器,才放心的让他们上画舫。

  匡愚随即站起来,道:“回禀太子殿下,我就是用这种东西,来治出现炎症的病。”

  周乾起身,走到送上船的东西那里看了看,立刻认出了这种东西。

  海商记载,明代常州天宁寺,用许多极大的缸,缸中放着的是芥菜,先日晒夜露,使芥菜霉变,长出绿色的霉毛来,长达三四寸,即“青霉“。

  僧人将缸密封,埋入泥土之中,要等到十年之后方能开缸应用。这个缸内的芥菜,经过这样长的时日,已完全化为水,连长长的霉毛也不见了,这时便名为“陈芥菜卤“。

  陈芥菜卤又名腌芥卤,为腌芥菜的陈年卤汁,味咸性凉,入肺经。

  《纲目拾遗》中记载:“陈芥菜卤作法,以芥卤贮瓮中,埋行人处,隔个三、五年取用……便可以下痰、清热、定嗽,治肺痈喘胀,用陈久色如泉水,缓呷之。”

  《随息居饮食谱》载:“为肺痈、喉证药”。《本草汇言》谓:“治肺痈吐脓血,咳嗽,面肿。

  陈年芥菜卤久埋地中者,每日取十数匙,温汤炖热饮之。”

  这陈芥菜卤,专治高热病症,如小儿“肺风痰喘“,即近时所谓的肺炎。大人的肺病,吐血吐脓,即肺痨病、脓胸症及化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都能医得好。

  周乾心里明白,陈芥菜卤,其实就是我国古代朴素版的、原始的、未提纯的——口服青霉素。

  而且陈芥菜卤的使用时间相较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早了三、五百年。

  最早使用青霉素的应该是人才辈出的大明。

  历史上流传的鬼门十三针、黄帝九针、内家点穴、针刺治抑郁、针刺舌底治中风、虎杖治烧伤、隔山闻诊、悬丝诊脉、望相神断,这些看起来像是不靠谱的东西。

  实则在没有西医的古代,也确实救了很多人的命。

  周乾道:“这个东西,本宫给它起个名字吧。”

  匡愚看着陈芥菜卤,道:“不知殿下要取什么名字。”

  “青霉素!”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