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给朱元璋的经济启蒙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蓝玉刚坐下,周乾道:“舅老爷是来当说客来了。”

  “谁说我来当说客,我是这几日不见你,过来看看你。”蓝玉其实也没搞懂朱元璋的意思。

  说不同意吧,他让自己来找自己外甥孙。

  说同意吧,也没给个准话,蓝玉也不敢假传圣旨,便磨叽来磨叽去,从穿衣吃饭磨叽到人生道理,再磨叽到大明军营那些事。

  “多收商税不是小事,就算陛下同意收取,恐怕六部那里也不会顺利通过的。”蓝玉说道。

  蓝玉虽然是武夫,但是这些事情他还是看的很明白,那些文官不会这么轻易同意的。

  “这简单,就像上次杀东瀛使者一样,只要老朱点头,小朱支持我,这些六部尚书我都敢收拾。”周乾喝了口茶说道。

  蓝玉身子一震,看向周乾,他都惹不起文官那张嘴,自己外甥却说自己敢收拾文官,真是让他有些惊讶。

  总之周乾说这话绝对不是什么装逼之类的,往后干什么不要钱,没钱就靠国库那点儿?连牙缝也不够塞。

  农业只是基本盘,商税是他在大明迈出的第二步,他设立的民技院和农学院哪个不要钱。

  商税再细分,各种税收的合理收的平等,谁敢闹腾,他就不相信自己杀个叽歪多事的文官,大明就会倒塌?

  只要大明百姓这个基本盘在,主要骨架在,不乱就可以。

  明处的文官还是有骨气的,但是越有骨气越难办,他们个个想留名青史成为清流名儒。

  这就意味着很多事都会有人去叽歪的,但他不怕,选择了就去。

  从唐开始,宋朝,元朝,清朝的农业税都要比明朝高,而明朝的农业收税大约有百分之四,明末时更低,到了百分之二。

  从洪武初年开始,农税大概为没亩交两斗到四斗,越往后面,又减少到一斗左右。

  农税虽然低,可政令到达各地后都不能完完全全的收上来,这皇权也不下乡,许多土地都被富户乡绅兼并,百姓土地流失。

  然后大地主,大乡绅又通过各种手段,特权不断的减少交税,甚至不去交税。

  开荒土地再增加,人口增加,但是税收却越来越收不到,朝廷国库就陷入到空虚。

  因此农税要收,商税也要收,就很有必要。

  否则越往后,文官士绅会成为土地和工商的主要垄断者,成为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代言人。

  面对蓝玉的询问,周乾还是很斩钉截铁的给了回答:“舅老爷,你还是回去告诉老朱,收商税的好处,让他好好的想想,别那么固执己见。”

  蓝玉缩了缩脖子,自己敢这么和陛下说,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便摇摇头道:“记不住,你写下来,我拿回去给陛下看。”

  你孙子写的,你总不会发脾气搞我吧……蓝玉催促道:“你写,写出来。”

  看到周乾的信,朱元璋还当是自己大孙认错了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