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九章 万事皆波澜_武庙至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尊,所以,张靓自然而然就自带亲近,说话但凭本心,还真没有想太多。

  所以,对始皇帝的评价,对时局的看法,还有自己的修炼进度,修炼方向什么的,在黄石公面前,张靓都是本色演出。

  一片真心,但凭本心。

  黄石公对张靓也就越发的满意。

  如果说,开始的时候,黄石公还是因为气运大势而来的话,那么现在,黄石公就是真把张靓作为关门弟子在培养了。

  张靓对待始皇帝的态度,让黄石公暗中竖起了大拇指。

  张靓转修的进度,让黄石公眼前一亮。

  张靓体内的小秘密,让黄石公心中惊奇,没想到自家弟子竟然会有如此机缘。

  张靓选了一条最难的引灵之路,也让黄石公心中充满了担心和期待。

  原本打算传完《太公兵法》就回道宫的黄石公,决定在下邳学宫多留一段时间。

  好好陪陪弟子。

  ……

  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新生们相互熟悉,也自然而然,分成了不同的小团体。

  与此同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作为新生大考第一,开创了学宫历史,成为真传弟子的张靓,不管愿意与否,都处在了江湖的核心位置。

  从黄石公那儿得到引灵入体的修炼之路,张靓还在用心消化之际,热热闹闹的新生开学季,却是再起波澜。

  儒院新生入院之后,学习大秦新律和小篆、隶书速度远超他院新生,入院一个多月之后,差距逐渐拉开,于是,儒院新生静极思动,准备与八月中旬举行“拜月文会”。

  文会吧,就是饮酒赋诗或切磋学问的聚会,也是儒生提升人气,提升才气,修炼浩然正气的一种常见方式。

  拜月文会,也是西周以来,逐渐在各个学院之间形成的特殊聚会。

  实际上,看看这时间段,应该就是后世“中秋节”的前身。

  大秦时期,中秋节还未在民间成型,不过,张靓在童生阶段苦读《周礼》,却是知道,早在西周时期,贤臣周公旦就在《周礼》一书中有云“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

  也就是说,古代天子就有在中春日和中秋日进行拜日和祭月活动的记录。

  按照前世的历史,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华夏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时期,“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也就是说,大汉朝建立之后,中秋节开始普及,直至唐朝,最终成型。

  大秦王朝这个时期,中秋还未完全成型。

  但是,很多学府已经有了组织“拜月文会”的传统,而说不定,就是这个文会的传统逐渐流入民间,逐步形成其巨大的影响力,最终成型,于汉朝成为华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话说,原本吧,对于拜月文会什么的,张靓是并不感兴趣的,还真没打算参加。

  但是,没想到的是,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