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四章(一更)_天生教师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清自那日和王嫣说了外放的打算,就开始处处留意那些外放的空缺,毕竟他已经在翰林院呆了两年了,还有不到一年就该散馆了,现在不提前谋划,等到散馆时再现谋划,就有些迟了。

  林清用心搜集了近几年散馆的庶吉士的去处,发现庶吉士一旦散馆,大都进了六部,极少有外放出京的,不过想想也就明白,庶吉士既然进过翰林院,按照官场的潜规则,以后最好的前途就是入内阁,又有哪个舍得外放,毕竟京官尊贵,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旦外放,如果没有强硬的后台,谁知道还回不回的来。

  于是林清又把目光放在了那些没有进翰林院的进士上,不过林清一统计就发现,凡是名次好一点的,有些后台的,还是都进了六部或者在京城附近为官,只有那些同进士或者实在没有后台的,才被外放,而外放的地方一般都不大好,不是穷乡僻壤的县令,就是稍微好一点地方的县丞。

  此时林清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说:同进士,如夫人,光从第一次授官,就能看到巨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在以后的仕途中会越拉越大,除非有天大的机遇,否则同进士真的很难比上一甲二甲的进士。

  林清顿时陷入了纠结之中,这外放好像也不是什么好事,他总不能因为害怕争斗,就带着一家老小去穷乡僻壤,让老婆孩子跟着自己受罪吧!

  当然外放中也有好的,可无一例外都是有背景的,毕竟吏部的好的外放名额都不少有人盯着,本来就僧多肉少。而林清唯一能想到的能帮助的就是沈茹,沈茹当初做钦差出任的是山省的学政,和山省的不少官员确实有交情,可问题是他外放不可能去山省啊,朝廷有默认的规矩,就是外放的官员不可以回原籍,以防和地方的官吏乡绅勾结在一起坐大。

  当然沈茹身为礼部尚书,肯定也认识吏部的一些人,要是真帮他托人的话,找个肥差肯定不是问题,可林清在翰林院呆了这么久,大概也明白了吏部尚书是文阁老的人,也就是三皇子的人,让沈茹为了他在三皇子那欠人情,想到这,林清忙摇摇头,沈茹平平安安的走到这一步不容易,他可不能给他拖后腿。

  正当林清忙着找个地方给自己挪窝的时候,翰林院也开始忙起来,或者说整个礼部都忙起来,因为圣上的千秋节到了,或者换句话说,圣上要过生日了。

  因为今年是圣上五十岁的整寿,不同于往年,所以礼部从一过了年就开始筹划此事,圣上的千秋节在五月,如果没几个月的准备,以礼部那慢性子,说不定到圣上千秋节的前一天,礼部那些老古董还在为按周礼还是前朝礼仪进行辩论呢!

  毕竟礼部曾经干过在大皇子娶亲时,因到底按皇子之礼还是皇长子之礼吵了整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