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章 战争前哨()_金光之荻花题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杯清茶等候。

  “请!”伸笛一引的缺舟一帆渡示意杜松槐入座。

  佛者对眼前人此来早有所料,区别只在早晚而已。

  同为苦行法门修者,当初一探禁地之时更受念荼罗点拨之恩,昙华对阿修罗窟自是关注。

  念荼罗之消逝更是引起他的注意。

  “请!”颔首聊作致意的杜松槐便即撩袍落座。

  举杯啜饮香茗一口的他慨然击节道:“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这是盛朝诗僧皎然所作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个中意涵既是佛家禅宗对茶作为清高之物的一种理解,也是对品茗育德的一种感悟。

  杜松槐唱罢半首,歇得一歇,对面的缺舟一帆渡亦拍案高歌续完全诗: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诗中的主人公认为饮茶不仅能涤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门径,三饮便可得道全真。

  借助于饮茶使思想升华,超越人生,栖身物外,达到羽化成仙或到达参禅修行的美妙境界。

  依托外力代为彻悟,也是地门奉行的理念之一。

  听出话中真意的杜松槐口中又自朗吟道:“遁隐深山居草庵,万念俱抛身自闲。远离山外喧杂世,独占庵中天外天。”

  这首绝句则属东瀛高僧泽庵宗彭所作,诗中道尽闲寂的隐居生活之妙,一若现今地门祥和宁静的隐逸安然。

  “一念起则万劫动,是否不妥?”

  凝眸发问的昙华语气十分认真。

  就好比在大智慧眼中的缺舟一帆渡是作为质疑面而存在,主动与萨埵三尊接触的行为也确凿证实了这一点。

  但在分明清楚佛者能为的杜松槐看来,缺舟一帆渡冷眼旁观甚至于推波助澜的举动岂非同样坐实对方立场。

  倾水覆地的佛者眉目一派安然:

  “坐而论道,实为空谈。”不容置喙的言辞宣告地门入世势在必行。

  “这是你的态度,还是他的态度?”昙华问。

  缺舟一帆渡不答。

  自嘲轻笑一声的杜松槐摇了摇头,跟着作出最后尝试,尝试遏阻将起灾厄:“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亦说之,如优昙钵华之一现耳。”

  这段禅语出自《法华经》,表明佛法珍贵,稍纵即逝,劝人及时醒悟、弃恶从善。这里是劝他们放弃这种无谓的痴愚。

  “阿弥陀佛。”

  双掌合十行礼的缺舟一帆渡致谢示意,示意确然有将昙华话语听入心中。

  话虽如此,但眼前人单方面的想法仍是无法动摇高僧大愿。

  不能证明这条道路的错误,也就无从置喙此举的可行性,更所谓劝人弃恶从善。

  因此深感棘手的杜松槐也只能选择作罢:“阿弥陀佛!”

  同样的佛号作结画下禅辩句号,昙华亦自离去,徒留缺舟一帆。

  遗世独立的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