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推恩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梁王几乎拼尽了梁国底蕴,才堪堪争取了几个月的时间。

  韩安国那双浑浊的眼眸,扫视全场文武重臣,冷声警告。

  “吾知晓在座诸公,有与诸侯王交好之人,长安的风吹草动,经常与诸侯王汇报。”

  “吾不管之前如何,鄙人只恳求,刚才汲黯之言,在座全当没有听到。长安,曾未打算借修建水利,收回诸侯王的经济大权!今日不会,日后,也不会!”

  韩安国闭上眼睛,把充满血丝的双眸藏了起来。

  只是屏住呼吸,一字一顿,“国内,不能再爆发战争了。”

  他作为参与了七国之乱的将领,很明白当时的情况。

  七国之乱,看似是长安赢了。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妥协的结果罢了。

  长安放弃经济,诸侯王放弃军事、官吏任免权等。

  二者握手言和。

  若是长安真的赢了,何必还设置诸侯?

  全部设成郡县多好?

  天下财富税收,尽归中央,它不香吗?

  刚才汲黯那一句收水利之地赋税于长安,完全是二次削藩之语。

  这要是说出来……

  恐怕,今日下场,将会与晁错似的。

  朝堂之上的黄老官员已经不多了,他韩长孺作为窦太后的亲信,不希望看到太皇太后死后不久,朝堂之上,再无黄老的场景。

  刘彻跪坐着。

  宽大衣袖下的双拳紧握,虽心有不甘,但脸上依旧是严肃的表情。

  见朝堂上的气氛有些尴尬。

  他开口,打破了这个局面。

  “韩爱卿言之有理,诸侯王经济之权,不可收回。”

  汲黯刚毅沉着脸色未曾变化。

  向前迈出一步,

  “陛下,难道就任由诸侯王坐享其成?”

  “当然不是。”刘彻摇摇头,目光情不自禁地瞟向一个角落——卫青所坐之处。

  暗自庆幸。

  幸亏,司匡让卫青带回来一个一举两得的理由!

  “啪啪!”

  刘彻拍拍手,给了春陀一个眼神。

  这位掌事太监,捧着昨夜写好了的圣旨,走上前。

  用尖锐奇特的嗓音,向众人传达上面的旨意。

  “诏命!”

  “秦蜀郡太守李冰,做都江堰,令蜀郡沃土千里,变天府之国。”

  “韩工匠郑国,助秦修郑国渠,此后,关中之地,成为沃土,秦国东出,粮多米足。”

  “今齐鲁之地有人献上治河之策一份,所含工程,囊括东西,贯穿南北,若是成功,必未汉之郑国渠。”

  “今大汉一统天下,诸侯皆恪守祖制,统治其地,虽北部有匈奴侵扰,然有良将镇守,面临危机,弱于秦。”

  “朕深知水利可造福百姓,若修建,大汉可铸万世之功!”

  “然,国库空虚,少府资金不足,恐难全部实施。经深思熟虑,朕决定,所耗资金,长安与诸侯各出其半,所得沃土之税收,尽归诸侯国所有!”

  春陀微微一顿,趁着呼吸的功夫,瞥了一眼下方的大臣。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