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九章:兵戈可战,商亦可战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悯。

  这家伙是从长安来的。

  看良岳的尊敬程度,地位应该不低。

  可是,卫仲孺这个名字,他掌握的史书中,都不曾提及。

  估计是一个早死的可怜人吧。

  司匡提着毛笔,摇了摇头,叮嘱一声,“兄台,祝你好运吧。”

  随后,在卫青懵逼的状态下。

  他嘴巴轻启,问道:“仲……卫公可知何谓商战?”

  “观其意,应该是把商业用于战争吧。”卫青反应过来,长吟,淡淡地说道。

  “没错。”司匡笑着,“吾认为,兵戈可战,商亦可战。甚至,商战,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卫青眯着眼睛,急忙侧着身子,对着两个护卫挥挥手,示意他们赶紧记录。

  随后,转过来。

  拱手,声音诚恳。

  “此言何来?”

  司匡咧嘴一笑,先不回答。

  而是转身。

  提着毛笔,在木板上书写:“齐国买鹿!”

  紧接着,朗朗之声随之而来。

  “为了对付楚国,管仲曾向齐桓公献计,言‘公买其鹿’”

  “随后,齐在边境筑城,并于楚国商贩手中以八万钱每只的价格大量购鹿,囤于城中。同时亦开始大量囤积粮草。”

  “之后,管仲又亲自赴楚,携两千万钱向楚王购买野鹿。楚王大喜,命令百姓捕捉楚国境内的野鹿,最终楚得钱财千万。”

  卫青挑了挑眉,似乎想到了什么,沉声说道:“管夷吾买鹿,绝楚田、断贸易,使民有钱无粮,三年后,不战而屈人之兵,遂胜楚。”

  看来这家伙明白了,司匡开心地鼓掌,“正是!”

  “这与对付匈奴,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司匡神色正然,声调提高,“借鉴此法,可发动贸易战,消耗匈奴实力,增加大汉军费!”

  不得不说,管夷吾的确是天才。

  不愧“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美誉。

  齐国买鹿制楚,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贸易战了。

  如今的贸易战,不像后世贸易战那么复杂。

  因为小农经济的缘故,炎黄一族自给自足就够了,暂且不需要和国外交流。

  因此,大汉与匈奴之间经济联系并不密切,发动贸易战争之后,对自己造成的损害,比用兵要小的多。

  用赵宋的话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别谈武力。

  为何大宋不喜欢打仗,只喜欢拿钱?

  士兵战斗力差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富得流油。

  打仗花的钱,比送出去的钱,多的多。

  对冗官众多的赵宋来说,花少量的钱买来和平,何乐而不为?

  只可惜,他们每年给的钱,如同后世《马关条约》,为敌人发展,提供了资金。

  司匡在吸取宋、清的教训后,针对大汉当下的情况,制定了一个更好的贸易战策略。

  把手中笔、碗都放下。

  他活动了一下发酸的手腕。

  神色凝重,与卫青面面相觑,沉声道:“为了让阁下明白商战的精髓,吾想先问一个问题。”

  卫青双手放在大腿上,淡淡地说道:“问吧。”

  司匡眯着眼睛,道:“阁下可知,匈奴人食用的盐,从何而来?”

  蓦然!

  卫青身上传来了指关节摩擦的声音。

  “嘎嘣!”

  “嘣!”

  司匡问出这个问题之后,这位侍中瞳孔周围瞬间布满了血丝,愤怒的像是一只公牛。

  这个问题,真是问对人了!

  他有幸见过相关奏折!

  他握着拳头,不甘心地说道:“匈奴无产盐之术,其所得绝大多数食盐,并非掠夺,而是是大汉商人走私!”

  说完之后,卫青脸色通红,扭头,怒瞪台下,目光扫视,企图寻找商贾,恨不得拿起刀子砍人。

  如今位于齐地。

  齐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盐产地!

  这里的商贾,凡是和盐有关的,十个里面,不说有九个吧,最起码有三、四个往匈奴里面运过盐!

  这群人可不管犯不犯罪。

  只要钱到位,他们什么也敢卖。

  (今天中午刚打完第一针新冠疫苗,胳膊发酸,第二更取消了,抱歉。【跪着磕头】“咚!咚!咚!”

  【(๑ŏ﹏ŏ๑)】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