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1章 致命一击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投入规模和密度,这又意味着何等密集的火力。双方都是大炮主义的陆军,苏俄红军为了这场新西伯利亚战役调集了两千五百门火炮,以三英寸露西亚野炮为主,而帝国陆军则调集了3780门身管火炮,以m1912型75mm野炮和m1914型105mm轻榴炮为主,两种火炮都采用了法式的长行程制退器,105mm轻榴炮则全面采用了卡车牵引。

  除了缺乏冲锋枪外,苏俄红军从俄军、白军那里继承和缴获的装备水平大致同帝国陆军相当,以轻机枪为主要火力。追求快而猛烈的强攻。

  这几乎就是二战中的库尔斯克战役的提前上演。

  疯狂的火炮弹雨在阵地上宣泄如注,覆盖着整个战场,纵深式的炮击不断深入到两边阵地的每个角落,由于天气的寒冷,苏俄红军很难在阵地上构建完整的防御工事,但红军也有秘密的办法应对此事,他们大量拆卸了鄂木斯克和周边小镇的建筑物,用废弃的砖块堆砌临时阵地。

  用这种粗暴的方式,苏俄红军几乎就像是由无数亡命之徒组成的武装,疯狂向前进攻,根本不惜人力,但他们显然忘记了帝国陆军的前身东北军正是以阵地战的方式成名的,而且随着军事装备的发展,现阶段的阵地战根本不是靠人力就能强攻下来的。

  在过去两年的不断构建和强化中,帝国陆军在新西伯利亚和鄂毕河西岸构建了一条漫长而坚固的防线,用三条防御线相互交织,大量建设水泥要塞和半埋式堡垒,在接近六十公里长的防线上,根本不给对手任何机会。

  人的生命从未像今天这样的廉价贫贱,以至于帝国陆军的阵地前沿满布尸体,冰冷的尸体很快就被霜冻覆盖,成为后续者的坚固障碍物,当激烈的机枪扫射而过时,尸体甚至会在射击中崩碎。

  泥泞的雪地上几乎很难看到血迹,大部分的士兵在倒下之前,伤口就被冰冷的严寒冻结起来,双方在迫击炮的使用上都显得过于频繁,依靠这种短程的曲射炮阻止对方进攻,或者是破坏防线。

  机枪在阵地上疯狂的扫射,帝国陆军开始大规模的使用m1912型汉阳步枪,这种在汉阳兵工厂主产的半自动步枪拥有更快的射速,并且是和莫辛纳甘步枪相同水准的精度、威力、射程,基于这种步枪制造的m1915型狙击精准步枪在每个步兵班都已经列装。

  除此之外,双方的武器几乎一致,苏俄红军也使用一些从白军那里缴获的沈阳步枪,这是因为帝国在一战结束后基本就不再生产莫辛纳甘的r型弹,考虑补给完全依赖于帝国,高尔察克部的白军也大量采用了沈阳步枪。

  另一个原因是沈阳步枪的cr型步枪弹匹配的轻重机枪更为先进。特别是勃朗宁气冷重机枪要比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