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出征前夕_神话三国:从无限复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主韩馥复仇。

  韩馥虽然懦弱无能丢了邺城,可罪不至死,同情他的大有人在。

  两相结合,他以征北将军府的名义征召冀州军,以韩钰冀州牧的名义传令各郡太守出兵出粮相助,简直再正常不过。

  各郡太守配合也就罢了,潘凤新招了一批人,正好可以安插过去协助管理郡兵和税收,慢慢夺权。

  顶多将之架空,不至于赶尽杀绝。

  先维持表面默契,荣辱与共。

  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换成自己人。

  不配合的话,潘凤不介意将他们打成袁绍同党,顺道一起解决了。

  搂草打兔子,打一只是打,打一对也不差。

  政令一出,最先响应的是清河郡。

  清河郡太守崔琰不仅拿出府库里的三万石粮草,还亲率三千大军来邺城,说与潘凤汇合,共同讨伐袁绍,以报朝廷之恩,韩馥之德。

  招贤令刚出,各大世家代表与潘凤谈过之后,崔家的想法依然是观望。

  可打探到沮授去长安请了圣旨封赏潘凤和韩钰,给了两人官面的名分,立刻就有了决断。

  只不过崔氏家主觉得那时投诚,不但无法打动潘凤和韩钰,还会让他人觉得崔氏倒贴过去太过下贱。

  于是没有立刻采取行动。

  如今州牧府和征北将军府联合发出命令,在表明讨伐袁绍决心的同时,几乎算是公开宣告,州牧府与征北将军府亲密无间。

  眼瞧大势所趋,阻挡者,绝对会被清洗。

  轻则罢官免职,重则全家处死,夷灭三族。

  所以不第一时间表明态度留个好印象,等死吗?

  第二个响应的是刘备。

  别看刘备刚到河间郡任太守,可他底下有文有武,几招恩威并施下来,很快掌控了大局。

  此时响应,一是履行身为太守的职责,二是投桃报李,感谢潘凤给他争取的前程。

  其实就算刘备不响应,潘凤也打算去找他。

  二哥三哥这么强的战力,放在郡县抓捕盗贼,那不是浪费生命吗?

  再者,他带军出征之后,冀州空虚,有点担心皇叔按耐不住乘虚而入。

  别辛辛苦苦忙活一场,回头给皇叔捡了个便宜。

  对外宣称讨伐袁绍之后,潘凤除了安排专人接待前来邺城助的太守,接着就在考虑,出征和留守的人选。

  首先,别的不管,沮授他得带着。

  否则留着他在邺城,每天还得担心他想趁机替韩钰争权。

  倘若寻常,哪怕大权被抢,潘凤也不担心,他一回去,就能抢回来。

  可眼下毕竟是与袁绍一方交战,万一军心受到影响,导致大败。

  潘凤非得杀了沮授不可。

  所以为了大家都好,他必须带走沮授。

  与之相对的是,荀谌得留下来管事。

  因为韩馥的死,荀谌和韩钰是天然仇敌。

  或者说,如果有人最不希望韩钰子承父业,英明神武,荀谌绝对算一个。

  郭嘉和徐庶,考虑的是带几个。

  如果只能带一个的话,潘凤更倾向只带郭嘉。

  相比而言,郭嘉的军略要高徐庶不止一筹。

  剩下就是留守大将的选择。

  潘凤粗略一想,决定只留下赵云,其余张郃高览等冀州武将,一个不落,通通带走。

  道理也很简单。

  张郃高览等人,背后都有冀州世家支持。

  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受世家鼓动,给潘凤来个背刺?

  学法律的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千万千万不要考验人性。

  那样容易输的一无所有。

  没人愿意冒着风险去赌,潘凤亦然。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