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八百二十四 炮队_贞观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如。

  那么关于火药的防潮措施也就被提上了日程,工部的官员开始从那些用来制作雨伞的油纸入手,开始研究可以专门用于火药防水的物件。这和燃烧罐不一样,燃烧罐是以油作为燃料,就算是水也没办法扑灭。可是火药不同,一旦受潮了。就算晒干,也无法像以前那样使用,就相当于废掉。

  如果唐军行军的时候遇到了大雨,而火药保存不当,受潮了,无法使用,那么唐军就会面临极大的危局,因为除了火炮。并没有可以代替它的武器,这就直接导致了李泰试图发明不用害怕受潮的火药,苏宁得知以后不由得觉得李泰实在太疯狂了,还真有几分疯狂科学家的味道,防水火药,那,那不是简简单单的可以制作出来的,那是需要化学知识的,让苏宁这个化学渣渣情何以堪?

  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其他人吧,到时候了。自然而然的,我们这个首先使用火药作战,首先使用火药武器作战的国家。一定可以发明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强力热武器,不在于一时,而要着眼于未来,我们不是万能的,苏宁就算不是原产物也是有能力极限的,超过了能力范围,就算知道知识也无法制作,那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

  可是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在自己的推动和支持下。中国迟早可以发明出属于自己的强悍的热武器,有了先例和推动力。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大唐不是满清。李世民不是康熙,唐军也不是八旗,他们有足够的开拓进取之心和足够的野心,为了配合他们的野心,热武器的辉煌迟早会降临在大唐帝国身上。

  高句丽三国时代的开启这段时间内,工部紧赶慢赶的已经赶制出了三十多门火炮,那黑黢黢的炮身,粗壮的身躯,沉重的质量,光滑的打磨,一看就是一尊大杀器,为了应对火炮发射炮弹时候产生的强大后坐力给人带来的威胁,工部还专门设计了应对策略,为了保证这种策略不会给后膛造成太大的压力以至于后膛炸裂,对于后膛的设计,工部也有相对应的策略。

  所以,这三十多门火炮的实用性和价值远远超过了元朝和明朝时期乃至于清代时期的中国火炮,不仅射程远,而且威力强,有了苏宁的添砖加瓦,大唐火炮的起步就是另一个时空里的几百倍。

  在火炮有了一定程度的数量的时候,李二陛下就等不及的把精选出来的一批将要作为炮手的士兵组织起来了,这些炮手因为其特殊身份,不可以作为府兵而存在,便就要如同十二卫里面的肉食军一样,成为战斗常备军,一直都要作为炮手存在,根据工部官员的建议,一门火炮最好配备四到五名炮手是最合适的。

  李二陛下于是下令到,一门火炮配备五名炮手,由工部官员指导这些炮手使用火炮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