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5章 天地会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农庄都采用了散养的低密度饲养方式。土地的利用率不高。这么做倒不是吴南海喜欢什么纯天然、绿色、土鸡之类的噱头,纯属无奈之举,现代养殖业严重依赖动物疫苗、抗生素和消毒剂。而万家兄弟能使用的东西只有石灰而已,最近制药厂算是送来了一些春雷霉素和土霉素试用,还远达不到大规模运用的程度。这种条件下采用密集养殖法只会造成家畜家禽的大批生病死亡。

  叶雨茗发言了:“我觉得我们不能一味的只想自己种植的事情,应该利用当地人的生产热情啊。”

  吴南海来了兴趣:“搞推广种植?”

  “对,”叶雨茗说,“我有个方案……”

  叶雨茗提出的是成立“天地会”――当然这个和未来陈近南搞的天地会不时一码事,它的正式全称是农委会互助组,之所以叫天地会自然是因为农业是靠天靠土地吃饭,说出来非常形象。

  农委会互助组的基本思路是进行作物、家禽推广和农业技术培训。

  “现在农民对我们还是很冷漠的,我们要获得他们的好感,剿匪是一件,提供高产作物也是一件。”

  农民能收获更多的作物,除了自己食用,只能将它们投入市场,在临高能大规模收购农产品的也就是穿越集团了。这样增产就是全县性的了,而不是只在农委会的千把亩土地上。

  “这个我不同意,且不说良种扩散的问题。缺少好的照顾,只会白白浪费种子资源而已。”吴南海马上就反对。

  “我的想法是就推广红薯好了。红薯不是会中毒吗?”

  利用红薯的中毒特性,即使良种红薯流散出去了,最后也会因为农民不懂得脱毒而逐渐退化。当地农民自己留了种,二三年之后也就没什么价值了。唯有有脱毒技术的农委会还能继续提供脱毒薯苗――等于变相的控制了种子。

  “这倒是可行。”

  “杂交水稻也可以。不过我们自己也只有这一批。”叶雨茗叹了口气,“要是能搞成杂交水稻育种,以后大陆上的水稻种植命脉就完全掌握在我们手里了。”

  “其实也不是不可能。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试验成功。”法石禄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自己其实一直在搞这方面的试验。现代时空里,临高就是以杂交水稻制种业为其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的。而当地的丰富的野生稻种资源也使得临高成为搞杂交水稻的人必来得地方。

  推广红薯种植这个思路大家觉得不错,接着叶雨茗又说:

  “不光是红薯,还有养殖业。我看养鸡鸭就可以分散到农户家去散养,我们自己养太费地方了,还占用人力。”

  他提出了“家禽推广计划”。其实是最大限度的发挥由农委会掌握的专业孵化技术的一种工厂+农户的家禽饲养模式。

  简单的说:就是农委会将鸡蛋进行集中孵化,孵化出的小鸡以记帐方式,交由农户饲养。等到养到成熟的时候,农庄又将统一收购鸡蛋和肉鸡,农庄也同时提供蚯蚓,蛆等动物性饲料作为补充。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