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05章 既得陇复望蜀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天假。

  周末的早上,李超照例起来很早。

  自来到岛上后,他似乎也习惯了早起,比起在京城之时,在这里无疑要轻松自由舒畅的多。

  李超住的是琉求堡的顶上,足有九层高楼,推开窗户,海风扑面而来,从这里还能俯瞰整个港城。

  港城热闹无比,每天船只进进出出,运来移民,运来各种手工商品,运来建筑材料,运来牛马等等。

  琉求城如今一个巨大的工地,每天都在添砖加瓦的建设之中。

  内城里还在不断的新建房屋商铺,可外城已经在开始修建了。内城的街道最近正在铺石板,这里多雨,雨一下,城里的道路就泥泞无比。铺上石板,并修建暗渠下水道,无疑能让内城更加干净整洁。

  琉求的人口越来越多,商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内城已经有些过于拥护了,现在开始兴建外城。

  李超还已经决定,外城的房屋可以向山夷们出售,山夷有钱也可以在外城购买住宅和商铺,也可以在城里经营。现在山夷已经可以进入外城购物和售物消费了。

  外城也是作坊安置区,许多作坊都集中到外城里来。

  “大王,早上好。”

  一名侍女笑着走进来,一边向李超打招呼,一面把早餐和报纸放下。

  琉求如今有水陆驿站,港口里有专门的驿船往来两岸,传递消息。中原几份重要的报纸,基本上琉求晚一天就能看到了。

  比如时报,他的报社设在汉京,但在扬州、杭州、广州、太原、长安、洛阳等地都有分社,时报拥有大批的记者和编辑,负责内容和组稿。最终由总社决定版面内容后,把小样再通过鸽站传递到各个分社,各个分社都有印刷坊,然后同时印刷,报纸出来后,迅速向周边运送出去。

  依托着驿站系统,层层下发,保证哪怕是比较偏远的地方,也能在三天内送达。

  琉求虽在海外,但快艇运送报纸过来,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一边吃着海鲜粥,一边翻看着报纸。

  侍女则帮李超整理床单被子。

  “大王一会要去听传经讲课吗?”年轻的侍女问,她也是一个移民的女儿,才十四岁。因为认识一些字,又曾经在一个官员家做过侍女,因此被推荐过来服侍李超。

  李超对她挺满意的,很懂事勤快的一个姑娘,整天带着笑容,如同一只欢快的百灵鸟。

  “当然要去的,你等下跟我一起去吧。小五,你喜欢去听课吗?”

  “喜欢啊。”小五笑着说道。

  李超在琉求推行小学教育的同时,也推动成人扫盲。

  除此外,他还要求每个星期的周末,由老师们向附近居民讲解儒家的经典,主要就是宣扬仁义礼智善这些类容,有时也会讲解大唐的律法等。

  如今流行七曜历,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日,日曜日就是一周之开始,是星期日。

  一般也把日曜日称为周日,月曜日称为周一。

  每个日曜日的上午,各所学校趁周末之机,安排老师给居民们讲课,其实是李超从后世十字教的礼拜中拿来的经验。

  每周把居民们聚起来讲讲儒家经典,说说大唐律法,扬善抑恶,李超觉得这是有些必要的。这能增强移民地移民的凝聚力,向心力。

  而这其实只是李超一个庞大计划中的一环而已,也只是一个开始。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