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6章 怎么敢的?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6章怎么敢的?

  赵率教所部为何会全军覆没?

  史书记载,赵率教接到命令,率军日夜兼程,将要到达遵化时,遭遇后金围攻,全军覆没。

  冷冰冰的文字显然并不能彰显赵率教所部的悲壮。

  更有甚者,从中解读出了许许多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东西来。

  有说赵率教轻敌冒进的,有说黄台吉运筹帷幄的,有说明军战斗力烂的,不一而足。

  如果让左梦庚来评价此事,只需要四个字足矣。

  人困马乏。

  更极端一点,都可以缩减为两个字。

  马乏。

  在冷兵器的战场上,要想全歼一支纯骑兵部队,条件是非常苛刻的。

  首先,需要绝对优势的兵力。

  后金方面似乎可以做到这一点,但绝对做不到第二个条件。

  那就是地形险要。

  众所周知,一旦地形不好,骑兵就会失去速度优势,也就失去了最大的战斗力。

  可左梦庚此刻所处的位置,显然并不具备围歼骑兵部队的地形条件。

  虽然三屯营通往遵化的官道处在南北相对的山脉中间,似乎形成了一条峡谷。可南北两边的宽度足足有数里之大,骑兵要是真的想跑,根本就不可能拦住。

  这也是为何战场绵延数里的原因。

  赵率教所部根本就不是被围歼的,而是被活生生追死的。

  从山海关出来的时候,赵率教没来得及携带辎重粮草。一路急行,到了三屯营,原本是休憩补充的好机会。

  结果朱国彦不让进城不说,也不提供粮草。

  人疲惫一些还没有什么,战马没有休息和补充能量,才是最致命的。

  而后金方面则是以逸待劳,能量充沛。

  战斗打响后,赵率教所部的战马根本就跑不动,因此才全军覆没。否则的话,即使损失一些,跑出大部还是没问题的。

  这也是左梦庚如此愤怒的原因。

  这场败仗根本就是非战之罪,全是人祸。

  当天,后营没有向遵化进发,而是留在当地清理了战场。

  这些可怜的将士,满怀忠诚不辞辛劳抵抗侵略者,结果却统统被自己人害死了。

  他们不该曝尸荒野,不该被丢弃在这荒山野岭当中无人问津。

  整个收敛的过程,足足持续了一天。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将所有阵亡将士的尸首入土安葬。

  赵率教的遗体也找到了,脑袋和尸体缝合好后,和全体将士埋葬在了一起。

  茅元仪亲自为赵率教书写了墓碑。

  【太子少傅赵公率教之墓】

  左梦庚很不满意,强硬改成了【山海关总兵赵公率教千古】。

  赵率教担得起这样的赞誉。

  用明朝给的荣誉表明他的身份,是对他的侮辱。用他毕生战斗过的地方来陈述,才对得起英雄未冷的血。

  “敬礼!”

  阵亡将士的墓前,左梦庚率领全体官兵,向英雄们送上了敬意。

  这一次亲自参与了收敛阵亡将士的遗体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