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0章 继续调整···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群臣说:“用北山的石头做椁,缝隙用切碎的苎麻丝絮堵住,再用漆粘涂在上面,难道还能打开吗?”

  群臣认为这个办法很好,都随声附和。

  张释之向前进言说:“如果里面有能引起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封铸南山做棺椁,也会有缝隙;如果里面没有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又哪里用得着忧虑呢!”

  文帝称赞张释之的说法,后来任命他做了廷尉。

  汉文帝外出行至中渭桥,突然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惊了文帝御驾的马,文帝险些被摔下,十分恼火,就命人拘捕了此人,交给廷尉查办。

  张释之审讯后,依法判定为“冒犯车驾,罚金四两”,上奏朝廷。

  汉文帝很生气,认为判决过轻。

  张释之就解释说:“法律是天子和百姓应该共同遵守的,不应偏私。法有定规,如果加重处罚,如何取信于民。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如果廷尉不公正,地方也会不公,百姓就会慌恐不安!”

  汉文帝思考了很久才说:“廷尉的量刑判决是对的”。

  有人偷窃了汉高祖庙里的玉环,被卫士抓获,汉文帝十分恼怒,责令廷尉张释之严惩盗犯。

  张释之依照相关法律,奏请文帝判处弃市。汉文帝大怒,认为应当诛其九族。

  张释之据法以争,说:“依照法律,弃市已是最高处罚了。盗窃宗庙器物就诛灭全族,如果以后有人偷挖长陵上的一抔土,又该如何处罚?”

  汉文帝和薄太后商议良久,批准了张释之的判决。

  中尉条侯周亚夫和梁相山都侯王恬开看到张释之议论公正,甚为赞叹,就同他结为亲密朋友。

  张释之由此受到天下人的称颂。

  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即位。

  张释之早年弹劾过时为太子的景帝,因而内心极为惶恐,想要称病隐退,又担心招致更大的惩罚,想当面向景帝谢罪,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采用了王生的计策,终于见到汉景帝当面谢罪,汉景帝并没有责怪他。

  由于张释之得罪过汉景帝,一年后,被贬为淮南王的国相。

  过了很久,张释之过世。

  张释之在吸取法家“法不阿贵”、“刑无等级”观点的同时,还继承了儒家“明德慎罚”的法学思想和“罪疑者予民”的执法原则,坚持依法量刑,规范有序,避免轻罪重判或重罪轻判。

  特别是对普通百姓这一弱势群体不加重治罪,充分体现了中国法文化传统所颂扬的“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的执法精神,与判案苛酷,残贼无极,败法乱正的秦汉“治狱之吏”形成强烈对照。

  他执法平和,使法律判决尽可能符合客观情况、规范有序。

  ·

  ·

  ·

  冯唐

  冯唐的祖父是战国时赵国人。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代地。

  汉朝建立后,又迁到安陵。

  冯唐以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