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2章 既生瑜,何生亮_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2章既生瑜,何生亮

  在三国时期众多的谋士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谋士,那就是周瑜。

  有关周瑜的文学作品中,以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最为广泛。

  小说为了塑造刘备阵营的正面形象,凸显诸葛亮的智慧。

  将周瑜描写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反面人物,对许多史实进行了再加工。

  如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等东吴将领的功劳,诸葛亮并未直接参与,小说中却将孔明借东风的情节作为火攻成功的关键。

  草船借箭正史上是孙权的事迹,小说中处理成因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引发。

  正史中刘备眼中的周瑜是心胸开阔,小说中的周瑜却是器量狭小,时刻不忘对刘备的阴谋算计。

  最后周瑜甚至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致使后世流传下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典故。

  实际从赤壁之战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和周瑜并没有什么交集。

  至于周瑜死后,前来吊唁的也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正史中并没有卧龙吊孝一事。

  小说诸如此类的诸多情节,是为了情节和主题需要的艺术加工,与史实不符。

  要说三国中谁被黑得最惨,那必然就是周瑜了。

  硬是从一个伟光正的正面形象,被抹黑成一个善妒的小人形象。

  苏晨对于周瑜被严重诋毁,也是忿忿不平。

  “公元175年,周瑜出生于庐江郡舒县,其家庭为世家大族。”

  “高祖周荣曾任汉章帝、汉和帝两朝尚书令。”

  “堂祖父周景、堂叔父周忠都曾官居太尉,父亲周异曾担任洛阳令。”

  “周瑜长大后,身材高大、容貌英俊,且精通乐律。”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后,董卓专权,众多州郡起兵讨伐。”

  “吴郡豪族孙坚也参加了讨伐董卓的联军,临行前将家眷安置到舒县,周瑜因此结识了孙坚的长子孙策。”

  “周瑜与孙策同年,两人当时都是十四岁,很快就建立起了友谊。”

  “周瑜让出了家里的路南大宅给孙家居住,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之间交往密切。”

  李白:周瑜才华横溢、文武兼备,却被编排成那样,确实有些过分了。

  对于周瑜的为人做事,他是非常钦佩的。

  周瑜少年时期生活在富春江边,喜好文学和音乐。

  周瑜的父亲周景是当地的士族,对其教育非常注重,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最敬佩的,是周瑜年少时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擅长诗词和音乐。

  尤其是琴艺超群,常常弹奏《高山流水》等名曲,被誉为江表之虎。

  后来,周瑜跟随父亲周景担任过富春县令的助手,为人正直廉洁,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重。

  还曾经在家乡担任过当地的学官,传授经书和礼仪等知识,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学生。

  周瑜的家庭背景比较显赫,是当时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