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39章小竹林老亭子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乎和记忆当中的某个画面重合了起来,只不过当下的单层的六角亭,虽然依旧看起来画栋雕梁,亭角高翘,但是朱栏彩瓦上的色彩有些斑斓,形态没有什么变化,色彩上少了几分的鲜艳,多了几分的沧桑。

  蔡琰并没有在亭中。

  老管家有些慌乱,幸好一旁的小侍女说是去更衣了,才呼出一口气,旋即又觉得失礼,又要给斐潜赔罪……

  斐潜示意无妨,也不是很在意,毕竟是自己突然前来,若是按照士族之间的礼节,蔡琰直接拒之门外,也不算是什么太大的过错。

  亭中摆放着的桌案之上,用玉石镇着一张画了一半的纸,在画纸的旁边,放着一个雕成了雀鸟飞翔式样的砚台,在尾翎之间隔出几个墨池。墨池之中,除了墨水之外,似乎要有些朱砂和靛青。

  砚台旁边有笔架水瓯,几支狼毫兔毫鼠毫笔或在笔筒中,或浸在水瓯里,想必是因为蔡琰画到了一半,就听到了斐潜来了,连忙跑去更衣,没有收拾就扔在了这里。

  蔡琰画了些什么?

  斐潜饶有兴致的凑到了近前。

  现阶段因为川蜀之中的竹子大量供货,所以纸张产量也就增加了不少,画画这种原本是要在绢布上进行的项目,也可以转移到了纸张上面来,但是因为材质变化的原因,导致了一些墨汁和颜料并不是很配合,或许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出现适合于纸张的颜料品种。

  像是蔡琰现在用的朱砂和靛青,用在绢布上倒是不错,用在纸张上了,一方面因为颜料太厚重,一方面因为纸张更渗透,所以看起来多少有些怪异,并不是十分的好看。

  这个么……

  看起来,似乎是些骑兵?

  这马的颜色,似乎有些像是自己的那一匹青骢马。

  若说是写字么,斐潜倒还是通了两三窍,但是如果说绘画么……

  汉代绘画,多半是追求神形皆备的,而且如果非要在神和形当中选一个的话,还是偏向于“神”一些,略带一些夸张的手法,就像是蔡琰画的这些骑兵,那几只马啊,若是真的有这种马是那么肥的肚子,那么细短的腿,别说跑起来了,恐怕走都费劲……

  好吧,艺术么,可以理解。

  看这个画上,这些骑兵是要出军打仗,还是准备郊游啊?旗帜举得那么高,还用那么一面大旗,不怕风大旗帜吹掉了?就算是旗帜没吹掉,硬扛着,估计手也脱臼了……

  骑兵冲锋的时候,因为马速快,若是风大,根本举不了大旗的,基本上都是换成小一号的骑兵旗的,甚至只靠骑兵身后的小认旗来辨别和指挥。

  斐潜眨眨眼,捏了捏胡子。

  好吧,艺术么,也可以理解……

  斐潜左边扭扭,右边看看,等的时间有些长了,觉得蔡琰的画作么,也似乎就这样,那么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画两下?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