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6章 天地革而四时成_辽东百户,只手遮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6章天地革而四时成

  今天是批阅学会入学终考试题的日子。

  七大议员中,除了卢玉在外视察之外,其余六人皆在。

  二十余位吏部经历官将总数二百七十三份试卷,誊写到新的绢纸上,以防有人以字迹作弊。

  而后二百七十三份试卷,一一被送往六位大议员处。

  本来除了徐光启之外,其余几个大议员没有什么必要来参加批阅,毕竟,科学学会是徐光启负责主持,其余人各有司职,公务繁多.但是王琦坚持第一次科学学会的最终卷批阅,要在几大议员的共同见证下完成。

  毕竟,这一批入学的学生,将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领头羊,与基础动力!

  这些人,在王琦心中,比南京那些东林党重要百倍,比南方诸省的反对者,重要百倍,也比甘陕乱民重要百倍,他们是社会的未来。

  他们中的某个人,也许在未来会主导这个民族走向更昌盛的道路。

  而七大议员,便是他们的领路人。

  王琦,便是他们的领路人。

  这一点,至关重要。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试卷不断地在几位大议员的手中传递着。

  每个人的表情,都开始从最开始的轻松,变作严肃,而后凝重起来。

  在下面负责誊写的官员,他们的面部表情亦然。

  每个人的内心,在批阅卷纸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冲击。

  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关系,每个人几乎都能说出一二来,但是二百余有志于此的考生,他们在有限的人生中,他们的思维思想还没有被四书五经所完全的固化,没有那些条条框框,他们所挥洒在笔端,洋溢在试卷上的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众人震撼。

  “玄扈先生,看看这一份.”孙承宗面色凝重的将自己手中的卷子,递给徐光启。

  “嗯?”

  接过卷纸,徐光启低头看去,卷首题目:言作物增产之效。

  言简意赅,点明主题。

  再往下看去,没有一般政论文的大段大段的前因后果及引经据典,而是直扑主题:用局部增温和有效施肥,以提升地力,使甘薯、玉米等作物得以普及之论证方案。

  如何增产,以及实验手段。

  信服力直线上升!

  甚至于,该生在卷中做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的罗列,让自诩长于科学的徐光启都有些望尘莫及。

  这是将前半生的所有精力,都花费在这里了?

  洋洋洒洒万余字,只有两个词:严谨和科学。

  “首席大人,你且看此篇!!”怕了拍桌子,徐光启将卷子批了一个:甲叁,而后将其递给王琦。

  王琦的表情是一如既往的严肃。

  一个时辰过去了,三十三份卷子,王琦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称之为科学论述的卷子。

  但是,本来嘛,此事发端刚启,王琦并不奢望第一次的大考,便能浪里淘金,真的找到一个能立刻改天换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