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5章 考场一二事之未写姓名_辽东百户,只手遮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自己的心都要蹦出来了。

  咚!!!

  铜锣骤响,而后便是监考人员的声音响起:“下发试卷!!!”

  试卷的用纸极为考究,明黄色绢纸,制成三层,薄而不破,韧而不软,绢纸两端是用鎏金花纹镌刻,封条处书籍贯,姓名,生辰。

  缓缓打开信纸,刘定的呼吸渐渐平复下来,目光落下,脸色稍稍惊愕,半尺长度的卷面上,有两道题目:

  一,北方灾年,温度连年下降,改以何种方式普及甘薯及玉米等物,以利百姓?

  二,论生产工具的发展,对生产力的重要性?(生产工具及生产力两词,请自行理解。)

  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一时间,整个考场上,粗重的呼吸声轮番响起。

  五名监考官互看一眼,皆是凝重——两道题目,他们也是刚刚才知道。

  此刻,文渊阁偏殿。

  “首席,第三道题目,是不是太过生僻了?”望着在那里悠闲喝茶的王琦,徐光启便是有些无奈。

  哪有人这样出题的?

  给读了说数十年四书五经的学子,出题:如何改良农作物?以让其适应北方渐寒的土壤和天气?

  还比如: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关系?

  你让徐光启去答,他都答不上来。

  根本不可能理解题目!

  “这种题,没有什么正确答案,你让我来,我也说不出一个一二三,但是三四百人的脑袋,总比我们几个人强吧?想到什么答什么,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王琦倒是满不在乎,端起茶碗自顾自的品茶。

  不多时,门外响起了脚步声。

  “齐国公!这是什么题目?这让明经科进士科的士子们看了,不是闹笑话吗?”孙承宗在生气的时候,向来称呼王琦为齐国公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

  睁开眼,王琦看着孙承宗手中那张试卷,却是收起了笑容,坐正了身子,正色道:“恺阳先生,救国救民之良方,何错之有?”

  “何为生产工具?何为生产力?”孙承宗将绢纸拍在桌子上,质问道。

  “工具,犁也,力,人畜皆有力,”王琦望着孙承宗。

  “精耕细作数十年的老农答此题,我看倒是可行,”孙承宗皱着眉头:“让这些来求学的学生答.”

  “恺阳先生,何必低估他们?”王琦摇了摇头:“我倒是很期待,他们能写出什么样的答案来。”

  此时,整个北京城的百姓和士子,也都因为王琦这两道题目争论了起来。

  “提高甘薯和玉米的产粮?”酒楼上,有人得到考卷信息之后,疑惑道:“这不是农事吗?该归农事官去管,这齐国公把这个当做考题,是什么意思?”

  “还有一句话,叫天气渐寒这天气寒冷,又岂是人力所能干预?齐国公不知道在想什么?”众人抬头看了看头顶上的火辣辣阳光:“我倒是想让天气冷点呢。”

  “你们在看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