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6章 江浙惊惶_辽东百户,只手遮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江浙惊惶

  “王琦没死?”

  湖州府的信王朱由检猛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双眸瞪的如同铃铛一般,犹然难以置信:“那个死在南京城外的人是谁?”

  站在朱由检不远处的锦衣人低着头,语气闷闷:“殿下,此事只能说是巧合那马士英坐在王琦的轿子里,这种事情,没有人能够想到。”

  “那那怎么办?你们不能收了钱,不做事吧?你们东瀛人不是最重声名吗?”朱由检脸色煞白,在屋子里兜兜转转,额头上的汗水已经冒了出来:“最重要的,那王琦不会发现是本王动的手吧?此事你们必须负责到底,本王不能被人破了脏水!本王的名声最为重要!”

  望着已经惊慌失措的朱由检,黑衣人眸中露出一股子轻视:堂堂明朝的信王殿下,遇事如此惊慌,毫无沉稳心性,这能成什么大事?

  不过,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端木渊自觉还是自己还是有必要将事情处理清楚。

  “殿下放心,”端木渊操这一口纯正无比的福州口音:“看在李旦大人面子上,此事,我们会完整收尾。”

  “李旦?”朱由检动了动嘴唇,想要说什么,却也无法开口。

  毕竟,朱由检也知道李旦在明朝廷的名声可不好。

  其实有关李旦的中国正史记录不多,很多他的有关事迹,很多只能参考当时欧洲殖民者所记述的历史或者民间传说。和当时大多数福建沿海居民一样,李旦也选择了外出经商的道路,不过经商不顺,在吕宋做了一段时间奴隶,才逃亡日本九州平户,后来凭借自己在吕宋经商以及在福建的人脉,李旦的事业迅速扩大,成为了当时非日本籍商人中,拥有朱印状最多的海商。不过李旦的成功也并不是因为单纯的人脉,实际上,李旦不仅是一个海商,和当时许多往来海上的华商一样,李旦作为商人的同时,也是一个海盗,也就是中国所说的倭寇。

  所以,听到李旦的名字,朱由检脸色有些僵硬。

  “反正此事从始至终与本王无关,”朱由检摇了摇头,默默重复了一句:“伱们必须为你们所为的事情负责”

  “大明的信王殿下,吾等.”

  端木渊刚要继续说话,只听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

  “殿下!出事了.”这声音,带着惊恐。

  “进来,”朱由检深深吸了一口气,脸色已经泛白。

  自己派人刺杀的事情,不会是被王琦发现了吧?

  嘎吱一声,门外亲信走了进来。

  此时屋内只剩下朱由检一人,方才还站在屋内的端木渊已经消失不见。

  “什什么事?”朱由检抬手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艰难的平复着自己的心情。

  “殿下,刚刚接到徐州府的消息,昨天午时,”亲信说话磕磕巴巴,显然是被接到的消息所吓到了:“王琦率领十余护卫,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