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8章 吾可赴江浙_辽东百户,只手遮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8章吾可赴江浙

  “陛下,”许久没有说话的王琦迈出一步,向着朱由校一拱手:“臣有一言。”

  朱由校就慵懒的坐在龙椅上,以手支撑着下巴,饶有兴趣的望着王琦,这位当朝刚刚册封的齐国公:“齐国公,你有什么话要说?”

  一边说话,朱由校好似感觉动作不服输,动了动肩膀,换了一个手支撑下巴,继续道:“朕做的不对吗?”

  朱由校的话很是清楚,东林既然说你王琦的坏话,朕就派你舅舅去江浙一带替伱出气——怎么,还不够?

  这话,可是刺耳的很。

  而且,王化贞前去,这本来就已经势同水火的局面,可就要火上浇油了!

  那四个朝官的死,现如今还是不明不白呢!东林已经和王琦不死不休,如此这般,皇帝想要做什么?

  当朝百官,好似都明白过来了。

  自从辽东大捷,王琦对于朱由校的价值,已经直线下降,常言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如此看来,朱由校这种年轻帝王,好似从不掩藏自己内心真实想法,也可能觉得没有必要。

  正如当时辽东糜烂,建奴猖獗时候,朱由校宁肯将朝中一干东林重臣全部杀得杀,贬的贬,囚的囚,也不愿意他们阻挡王琦的伐金大业。

  往前三千年,好似帝王家做事,向来如此。

  而且,王琦的声望和军中影响力,已经让朱由校有些睡不着觉了。

  当日辽东大捷,三军尽皆叩首,辽王万岁四个字,传到朱由校这里,那可是异常刺耳。

  最重要的.科尔沁,朝鲜,建州部落都遣使团拜谒王琦。

  这代表什么?

  代表在大明周边诸国之中,王琦的名号,已经远远超过所为的皇帝了。

  这令朱由校的心思不得不有所转变,朱由校自问,换做任何一个皇帝,王琦在进京之后都不会活过第二天,自己已经足够仁慈,足够爱惜人才了。

  当然,朱由校也没有否认,王琦在辽东留守的数万精锐,也是自己没有冒然动手的一个小小原因吧。

  再次望向立在殿内的王琦,朱由校的眸中已经满是忌惮:“齐国公,朕以为,此事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以东林一党的民间声望,挑动王琦和民间士子的冲突,自己再着手予以打压,这才是为帝平衡之道。

  所以,朱由校的计划中,王化贞赴江浙,乃是必须。

  “陛下,”王琦眸光微凝,朗声道:“若只是为澄清事实,臣愿意赴江浙一趟,为此事做一个平息。”

  齐国公亲赴江浙?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经年以来,王琦在京畿和辽东之间兜兜转转,一方面是因为辽东战事不定,需要王琦赴辽镇压,安定天下人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王琦的基本盘在北方,辽东,京畿,山东,山陕,甚至于科尔沁,都是亲近王琦的.但是江浙,那可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