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2章 大雪之下,一片安宁_辽东百户,只手遮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大雪之下,一片安宁

  经历过沈阳城下一站的兵卒们,构成了此次王琦伐金的主要拼图。

  不过,身着厚重暖和的棉甲,握着匀满了全身的烤芝麻饼,围坐在火炉前的辽东明军,此次再次北上作战,没有了丝毫的畏惧,相反,众人脸上全都是摩拳擦掌的跃跃欲试。

  王琦伐金,不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声势和上次熊廷弼的完全不同。

  整个大明疆域,从湖广地方,江浙诸省,再到京畿各地,胶东半岛,更别说八大家的大本营山陕各地,半个月时间,源源不断的粮秣和物资被通过运河,海岸还有官道驿站,转运至辽东。

  今日晌午时候,从觉华岛上港口那十艘满载了货物的巨型帆船来看,恐怕整个胶东半岛,京畿地方,以及湖广地区的家底都被王琦给搬空了。

  王化贞和孙承宗赴胶东半岛为王琦支援转运物资。

  徐光启何卢玉赴湖广诸省,即大明粮仓为王琦伐金奔走呼号。

  而作为大明税赋重地的应天,江苏诸地,南京六部和驻南京的司礼监太监得到圣旨之后,更是提前一年预收了朝廷的税赋和锦织,蚕丝收入,外加摊牌十余家商户,在十天时间,凑足了三大船货物,浩浩荡荡的北上而去。

  对于此事,就连杨涟和左光斗都不敢说上一句,南京城的大吏们面对此种情形只能闭门不出,防止被殃及鱼池。

  毕竟,整个朝廷现在的主要目标,就是尽一切努力支援王琦的辽东战事。

  就算是为社稷论,现在谁说上一句反对之语,那是要被丢进诏狱的。

  前几日,就在调拨战事物资的旨意刚刚抵达南京城的时候,有一个不开眼的户部主事在和友人闲谈时候说了埋怨了一句:“琅国公北上伐金,未见他辽东平,先见这江浙乱,此琅国公可称狼呼?”

  就这么一句话,不知怎么被传到南京锦衣卫衙门去了,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夏兴亲自带人上门将那不知死活的官员逮捕,进了诏狱都没有过夜,便是大刑伺候,一趟流程没有走完,那户部主事便已经一名呜呼。

  后半夜,就被人卷了草席,扔到家门口了事

  此为以儆效尤。

  而面对锦衣卫如此凶恶的手段和行事,南京城一众文武官员除了愤怒,却什么都没有做。

  “忍耐,现在,最重要的,便是忍耐,”左光斗和杨涟在一次东湖道学的辩论会上曾言:“如今朝廷如同一匹狼引着一个盲人踩着绳子走过悬空万丈的高崖,稍不注意,便是粉身碎骨,但是在盲人掉入深渊之前,任何出言劝阻其危险动作的有识之士都会被其认为是狼子野心,奸臣佞臣,先除之而后快.故而,目前只能等待,等待盲人掉入深渊,知道了谁是真的忠臣,谁才是真的狼子野心,谁才是奸佞,到那时候,有识之士才能施以援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