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51章 朱雀商业化_重生之创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1章朱雀商业化

  曲黎最终还是接受让两个记者跟在身边进行采访,包括对旗下各大企业高管,朋友,友商,合作伙伴的采访。一个中国人一个米国人,都是行业精英。

  如果是一般人写传记,记者是要收费的,但到了曲黎这种级别,事情就反过来了,不仅曲黎要审核,就连企业也要审核,最起码米国记者不能有种族歧视倾向。

  传记的事情放一边,曲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星河动力在其他几座城市有研发中心,但他们的项目主要是星火和朱雀的组合,用的燃料是液氧煤油,另外就是“天鹊”液氧甲烷发动机,SpaceX的猛禽发动机,蓝色起源的BE-4发动机都是液氧甲烷,这种发动机的优点就不说了,反正是重复使用和太空探索火箭的必选项。

  “天鹊”立项很早,不过后来转为研发更为成熟的“星火”成功后去年重启了“天鹊”,采用了和猛禽一样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这个难度非常大,SpaceX为了制造猛禽发动机,据说毁了二十多台。

  猛禽发动机的技术肯定保密,他们能参考的只有前苏连的RD-270发动机,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他们的技术还有没有参考价值,能不能买到。

  算了,还是不走这些歪门邪道,朱雀二号的成功,他们应该可以在国内招到更多精英加盟了,等商业化以后,组建两三千人的团队就没有多少压力了,SpaceX现在超过5000人还在招人,很快就会是星河动力十倍。

  星河动力以前招牌的大多数都有丰富工作经验或者学历较高的,今年会放开对应届大学生本科生的限制,液氧甲烷发动机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有年轻人的想象力。

  校招加社招,工程师团队凑200人,市场行政管理若干,培训管理应该不会出问题吧?保持内部的纯粹和战斗力很重要。所以今年的校招,他还是得参与培训。

  9月份68届国际航空大会在澳洲举行,星河动力几个高管区过去涨见识,顺便看别人怎么吹牛,曲黎还是留在公司,完善几家分公司之间的在线协同办公,信息安全等各方面的事务,还有增加行政和安保人员数量……

  哦,还有朱雀二号的商业化可以启动了,一个6吨的中大型火箭,一开始就奔着商业化而来,现在报价参考和朱雀二号比较接近的长征三号乙,他们大约是每公斤7千美元,猎鹰九号大约是8000美元每公斤,他们新入行,成本高,报个1万美元吧?

  长征三号乙都用了近20年了,研发和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人家猎鹰九号有补贴,有订单,有技术。

  总之朱雀二号并不具备性价比,明年的朱雀三号会好一点,到朱雀四号,也就是九个星火发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