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06章 信息审查_重生之创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芸和曲黎能够取得成功,很多人都说是因为这两人会吹牛。所以哪怕他们都不懂技术,却成立了国内最优秀的科技企业。

  是的,这时候很少有人把菊花厂拉进了比较,如果没有聚美、荣耀,默认阿狸是最厉害的,网络上出现了马粑粑的称呼。

  本来马粑粑这样一个略带调侃的称呼,等到上面风向一变,连这都成为了一种罪过。不过现阶段而言,给了众多创业者一个不好的启示,以为会吹牛就能成功。

  还有曲黎在聚美不断提拔年轻人,许多都获得了成功,在这个背景下,风投也投资了不少90后,他们或许以为只有年轻人才懂年轻人吧。

  曲黎正是在这种风潮下,喊出了“同理心”,不管是为人处事还是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研发方向选择,多一点“同理心”。于是对待欧美用户在隐私保护方面的担忧,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有些东西是无法妥协的,比如说你在搜索引擎搜索,必然会被网站知道;你在淘寳购物,必然会被网站知道。用户把图片和视频上传到Instagram,通过WeChat聊天,必然被时光公司知道。

  关键是不让不该知道这些信息的人知道,所以时光国际注册在新加坡,遵守新加坡的法律,这已经足够让大多数人放心了。那些更加保密的APP,像telegram不符合他们的道德标准。

  比如说很多非法组织利用telegram交流非法的信息,而时光在Instagram严厉打击“房度读”类非法信息的传播。这些是遵守了东方思想传统道德下做出的选择。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曲黎是信了,可还是引起米国人的不满,发起了不少抗议,认为这干涉了信息自由传播。

  扎克伯格的FB趁机推出了他们的图片社交产品,名字就不说了,聚美和FB从以前的朋友,变成了现在的竞争对手,而FB和鹅厂差不多,都是以抄袭著称。

  米国还有一个叫Snap的公司,他们开发了一款阅后即焚的聊天应用,FB在收购不成后,选择了抄袭,类似的事情有很多,既然FB能抄袭,那时光也能抄袭,大家都有了这个功能。

  米国的法律不像十几年前,一键购物都能申请专利,现在软件功能的专利申请几乎不可能,所以阅后即焚、点赞、分享等也就不涉及专利问题了。

  不过时光WeChat、Instagram做了大量创新,这时候可以反过来告FB抄袭,不一定是去法院起诉,可以掀起舆论攻势,你说我隐私保护,信息审查,我就告你抄袭:“时光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大量用户是年轻人,希望有一个相对干净的网络环境,我们没有信息审查,是用户主动标记加人工智能判断……”

  “2014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