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51章 一片苦心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贬的宰相。

  要么就是非亲即贵了。

  不过这些人虽然大多已经被排除出大唐权力中枢了,但论能力也还都挺强,而且各自的人脉、威望,影响力也都还是很强的。

  因此这个长安行台小朝廷,其实就是一个非常豪华的班子,相当于是给承乾的东宫班子给大升级了。

  皇帝给承乾练手的地盘也更大了,不再局限于京兆,而是整个关中地区,虽然长安行台这边也还是得受洛阳朝廷管辖,但毕竟属于比州道更高级了,权力还是很大的。

  李世民为了叛逆的儿子,也是操碎了心了。

  刚授为尚书右仆射的高士廉改任太子詹事、长安行台尚书令,这右仆射又空出来了。

  李世民笑着问秦琅。

  “陛下自有决断,何须问臣。”秦琅自己检校中书令都不干了,哪里还管的着尚书右仆射。

  况且李世民是出了名的喜欢折腾宰相们,微操小能手。

  群相制度在他手里发扬光大,而且以他官兼职宰相更是成为制度,搞来搞去,这一切其实还不是为了削弱相权,强化皇帝对中枢的控制权嘛。

  所以宰相人选,其实大臣们都心知肚明,懒得插手,反正皇帝总有自己的想法的。

  果然,李世民也没客气,真的只是问问而已。

  “便让杨师道转中书令,魏征仍为侍中,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其实马周能力挺不错,只是终究资历不足,岑文本文笔不错,还是留在翰林院更合适。”

  李世民似是自言自语,秦琅却不接话,他跟中书侍郎马周的关系极好,另外黄门侍郎崔干以前叫崔民干,是秦琼妻兄崔敦礼的族叔,可秦琅并没有要举荐二人做中书令的意思。

  因为他知道,李世民不会同意,所以懒得再去犯用人唯亲这样的嫌疑。

  皇帝面带着微笑,似乎乐在其中。

  上午房玄龄才恢复尚书左仆射,又刚加太子詹事,结果中午便又改了。

  “朕念你写!”

  李世民背负双手,十分自得。

  秦琅提笔。

  房玄龄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右仆射,杨师道为中书令,魏征为侍中。

  中书侍郎马周、令狐德棻,黄门侍郎崔干、刘洎。

  崔敦礼拜吏部尚书,李大亮升兵部尚书,唐俭为户部尚书。

  刚被加为检校中书令的秦琅,保留检校中书令衔,总督岭南巡抚三广经略九府宣抚南蛮。

  走出太极宫时,秦琅身上的头衔又长了一些。

  他现在是大唐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太子太师、检校中书令、使持节都督广州诸军事、广州刺史、世封使持节都督武安州诸军事、武安州刺史、兼使持节都督镇南诸军事、交州刺史,承制拜封、宣抚经略岭南九府、驸马都尉、上柱国、卫国公。

  对于这串长长的头衔,秦琅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长安,就留给他们折腾去吧,自己还是先回岭南继续收拾南蛮,顺便搞搞自家的产业,等什么时候承乾碰的头破血流,知道痛了,他再回来。

  刚才李世民说要把李象过继到苏氏名下,让苏氏抚养,做他的嫡长孙。这事根本没跟承乾商量过,估计回头又将是一地鸡毛。

  管他呢,谁家不是如此呢,他回长安这么久了,自家的那几个小崽子都还跟他生着呢,小时不认生,长大点却认生了。

  秦琅打算回去跟玉箫她们好好谈谈,这次南下,干脆就把她们和儿女们全都带着南下好了,跟自己呆在广州也好,直接送到封地武安州也行。

  回到家,把女人们叫来,事情一说。

  出乎意料,除了鱼玄机有一点点犹豫外,其它一群女人倒是十分高兴的应下,都说愿意随三郎去广州。

  “到了广州,孩子们也有机会多亲近三郎,就不会再这么生份了。”

  秦琅望向鱼玄机,“你呢?”

  “既然姐妹们都去,我自然也随大家同三郎南下。”鱼玄机肯定道,“只是三郎不是刚拜检校中书令吗,刚才还听说圣人下旨迁都洛阳,我们还在商量着收拾行李,准备去洛阳呢,怎么又南下了?”

  秦琅笑笑,“圣人就是天,这天象说变就变也是很寻常的,既然都打算随我南下,那就都开始收拾吧,三天后我们就动身。”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