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57章 茂公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石四州诸军事,级别虽为大都督府,可对代州都督府,云中都督府都并没有直接的统辖权,仅仅是若发生重要战事时,皇帝才会授权大都督府协调之权,平时是并行关系。

  入城后,李绩特设家宴招待秦琅。

  席间,李绩让自己的儿子李震李思文李思顺前来拜见。

  “这是老大李震,过了十五马上就十六了,还整天吊儿郎当的,三郎这个年纪,都已经靖乱起家大出息了。”李绩指着自己的嫡长子一通贬低,然后希望秦琅带上李震同行。

  秦琅深知这个李震其实人长的高大也还是比较有本事的,据说按李绩之意弃武习文,年纪轻轻已经通经熟史,能诗会词了,李绩或许正是知道自己身份尴尬,所以也避免让儿子再走武职之路。

  为了能让儿子将来路更顺,他甚至已经与太原王氏联姻,为儿子向太原王氏订了亲。

  为了给儿子订这门亲,李绩可是出了血本,不仅给王家大量的陪门财,还对王家各方面照顾不少,最后还把自己的一个寡居的姐姐也改嫁给了太原王氏做续弦,那男人婚后,李绩还走了好大关系,帮忙他出仕做了个琅琊县令。

  为了儿子,李绩也是用心良苦了,不但让儿子弃武习文,又是换婚买婚王氏,又放下身段求秦琅带上李感。

  “大郎还年少,何不送去国子监?”

  “不小了。”李绩说道,李感是入过国子监的,可李绩还是希望秦琅能够征辟自己的儿子入他的巡使幕府。

  观风俗使虽只是个使职,可规格极高,幕僚属吏更是来自于朝廷三省六部等要害部门,李感若是能被征辟进去做事,哪怕一年半载后使衙罢散,可这经历也是十分宝贵的,重要的是,这不是一个入仕的良机。

  大唐官员入仕的途径有许多,门荫、科举、举荐、征辟等等,科举是近年的新兴入仕途径,但录取的名额还是较少,而且科举录取后还要经过吏部试,并且科举诸科里,现在也就进士科较受重视。

  至于门荫入仕,虽然对李感这样的勋戚子弟来说才是正途,可规矩也较严格,比如要么国子监,要门三卫侍官,但不论是文或武,都起码得经历五到八年的一个熬打资历的时间,才能算是正式释褐出仕。

  李绩希望儿子能早点出仕,这样趁自己年轻,还能为儿子多铺点路。

  秦琅若是征辟李感入幕,也一样属于正途入仕,还有秦琅照顾,更有不错的历练机会,还能免去起码五年的熬资历的预备官员身份等候。

  李感虽然也就比秦琅年轻几岁,可此时却一副后辈晚进的恭敬姿态站在一边,比起他那两个庶出的弟弟顺文顺思确实很稳重。

  “大郎愿意来我幕府做事吗?我这差事得跑遍沿海岸万里诸州,可是很辛苦的。”

  “请卫公给我一个机会。”李感认真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