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39章 乱花渐欲迷人眼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死的只剩下他一个,瓦岗出身的众多兄弟,许多都成了公侯大将,可李绩六年没变动一下。

  这个尴尬处境啊。

  而秦琅知道,历史上,李绩在并州一呆就是十六年啊,整整呆了十六年,皇帝就好像完全忘记了李绩一样。

  直到李世民都快死了,他好像才想起来这么一个人,让李绩开始担任新太子李治的辅臣。

  整个贞观朝,李绩真的很独孤寂寞,他的第二春是在高宗李治时期才到来,当时开国大将,除程咬金外,大多已经凋零,唯李绩年轻又能打,特别是在山东集团里的资历威望,让李世民晚年安排他辅佐李治,以平衡国舅长孙无忌的关陇集团。

  说到底,李绩还是被李世民猜忌提防的,谁让他又能打还年轻,最关键的是以前是当大哥的,皇帝潜邸班子里最能打的那批人,几乎都曾是李绩的小弟部下。

  天无二日,大哥也没有两个,李世民要当大哥,李绩自然只能一边晾着,尤其是他在玄武门的表现,更让李世民对他不信任。

  “李绩在并州镇守表现挺不错的,估计不会入朝,这御史大夫,我看十有八九还是张亮。”

  秦琅得出这个结果,张亮是皇帝心腹,张亮是草包将军,所以张亮可能要调去御史台。

  “那老师是不是可以再回去任兵部尚书?”承乾问。

  秦琅却是摇了摇头。

  弹劾案还才刚开始,哪有这么快得出结论,估计御史台这次也不会轻易收手,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一时半会还不出结案,所以他复相也不可能。

  至于兵部尚书这个职务,秦琅相信李世民肯定还是更愿意交给自己的心腹的。

  秦琅虽也是皇帝心腹,但不是那种真正的贴心人。

  最有资格当兵部尚书的应当是李靖或秦琼,要么柴绍和李孝恭,可皇帝恰恰不可能再让他们当兵部尚书。

  皇帝用人,可不是看谁最有本事,而是看谁最符合他的利益。

  代国公李靖、观国公杨恭仁,都在忙着收拾行李,要前往陇右封地就藩,其实秦琅也想南下安南封地一趟,可惜他现在被弹劾期间,不太适合离开京师。

  管他谁当御史大夫,谁当兵部尚书吧。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可秦琅还是进行了一番暗里活动。

  朝堂上暗流涌动,长安城的百姓们却都看花了眼,实在是变化太快,先是秦琅罢相,接着是房玄龄罢相,然后宰相长孙无忌去西域镀金失败,也跟着被罢相,然后就镇守西域。

  再接着新任御史大夫韩仲良翻车了,免御史大夫外放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侯君集加阶光禄大夫,授吏部尚书,加参预政事衔,复相。

  兵部尚书张亮迁御史大夫,仍参预朝政。

  鄂州都督尉迟敬德征召入朝,拜兵部尚书,参预朝政。

  原扬州长史李袭誉入朝,授御史中丞,侍御史崔仁师升御史中丞。

  兵部侍郎崔敦礼出使海东四国回京。

  连向来嚣张跋扈的尉迟老黑都拜相了,长安好多人这才想起来,原来这老黑还活着啊,大家都快把他忘记了。

  侯君集、张亮、尉迟恭拜相,房玄龄、长孙无忌、秦琅罢相,三进三出,这变化让人眼花缭乱,看不明白了。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