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3章 东西二府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孙无忌,太子的舅公尚书右仆射高士廉都是坚定的支持秦琅,因为支持秦琅就是支持太子。

  而马周和戴胄这两位宰相,向来跟秦琅关系好,马、戴两位出身低,故此对这些很接地气的新法,尤其是这低保法非常赞同。

  魏征、王珪两人也觉得新法可行。

  房玄龄这个左仆射,自然就更无道理反对了。

  结果自然就是在联合会议上,两府的宰执们一致通过了秦琅的新法,治安法、工商法、保甲法以及低保法,全部通过。

  皇太子在这些新法上签署下自己的名字后,便将由中书舍人草制,门下省颁行,尚书省执行了。

  承乾签署完名字,又重新交到了诸位宰相们面前,按制度,这张制书上,三省诸部的左右仆射、左右丞、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侍中、黄门侍郎、给事中还有东宫的詹事、庶子们都要署名。

  监国时的诏敕,增加了东宫班子们的名字,使的这份诏敕更加显得郑重。

  四法令正式通过,颁行。

  秦琅带头拍起了巴掌,殿中响起阵阵掌声,这是政事堂与东宫愉快合作的典范。

  承乾看着这满殿的紫绯高官重臣们,也不由的有些激动。

  法令一成,也有了他李承乾的一份功劳。

  众人重新落坐。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房玄龄笑问,“诸位可否还有事要奏,若无事,今日会议结束,各回本司办公吧。”

  秦琅起身。

  “房公,殿下,我这里还有一件很得要的事情要议一下,是兵部关于府兵的事情。”

  一听府兵二字,所有人都又坐定了。

  府兵是国家兵制之根本,虽然皇帝几年前就另设了一支募兵的北衙禁军,可毕竟才几万人,而府兵却有六十余万。

  “难道三郎想要改革府兵制?国家之事,在祀与戎,兵者,国之大事,可要小心啊。”王珪提醒秦琅。

  朝中人都知道,秦琅是个改革派,在他的推动下,朝廷已经改革了租庸调税制为两税法,改革了均田制为租佃法,现在居然又对兵制下手了。

  “诸公,我岂不知道兵者国之大事,然则府兵制的根基也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先前府兵地位高,可以足授军田,并免除赋税,有功者可以得勋级,死者家属能得到抚恤。可如今均田制已改,租庸调制也改了。”

  “朝廷已经无法保障点选新的府兵后,再给予他们每人百亩军田的实授。另外新的两税法下,以田亩征税,摊丁入亩,户税也以田亩钱财为根本,同样影响着府兵根本。”

  大唐的府兵是没有军饷的,只是授田、免租赋,然后要自备装备行粮,按时番上宿卫,农闲训练,战时受征出战。

  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府兵其实就是一群民兵。

  大唐府兵地位高,人人都想当府兵,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府兵是绝大多数人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