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79章 尚父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了。

  名实相符,这才不会导致混乱,也有助于加强稳固新的权力根本格局和利益。

  若是再修氏族志,那么如果还照贞观大帝的标准,那么皇族李氏当然依然还是第一等,但这第二等是以后族、宰相家排名。

  秦琅自然就得是第二等的第一名,毕竟秦家出了太后又出了皇后,更别说秦琅是宰相,儿子也是宰相,甚至秦琅父亲秦琼也曾是宰相。

  崔敦礼老了,看他样子也活了不两年了。

  秦琅提笔,先写下崔敦礼嫡长子崔修业的名字,想了想,在名字后面写上太子通事舍人这个官职。

  这是东宫属官,比照中书省中书通事舍人而设,员八人,正七品下职,负责通传太子令,没什么实权,但若是做为勋戚子弟镀金,确实是个不错的位置。

  接着写上崔守业名字,考虑了会后面写上弘文馆校书郎这个官职,正九品上职事,虽然品级低,但校书郎却属于清贵官,正适合名门子弟。

  真安排崔家兄弟当什么大理寺评事、六部主事之类的办事官,他们估计也做不好。

  崔余庆,职方司郎中,从五品上。崔承福,广州大都督府兵曹参军事兼镇海军使。

  秦琅写写停停,在纸上写下十几个崔家子弟名字,后面写了官职,审视一遍,最后在崔余庆和崔承福这两个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这是未来博陵崔氏二房值得栽培之人。

  秦琅又拿起氏族志翻看起来,良久,合上,扔到了一边。

  次日一早,秦琅洗漱过后,还在家吃了个早点才出门。

  虽然皇帝一早又派人来请,可秦琅却不急。

  眼下才大年初二,街上本应喜气洋洋,但是街坊间却到处都在议论西域的败讯,甚至京中各大报纸已经连夜排版印刷了号外一早到处叫卖。

  秦琅坐在马车里,“孝忠,一会你亲自去趟夏国公府。”

  “好的。”

  郭孝恪也是瓦岗出来的,虽然他跟李绩的关系更密切,但毕竟都是同出一系,他属于很能打的那种猛将,武德朝就是凭战功封上柱国的,贞观以来久镇西域,跟秦家私人关系这块,比不得程牛诸家,但还是那句话,大家都是瓦岗出来的,所以大是大非上,还是共同进退的。

  郭孝恪突然战死西域,不仅是大唐的损失,也是军功新贵派的重大损失。

  于公于私,秦琅都要派人去吊唁安慰。

  先派长孙去,回头他也要亲自去的。

  秦琅入宫,来到宣政殿,宰执们已经都到了。

  年轻的皇帝身着圆领袍衫黑色幞头,背着双手在殿中踱步,很是担忧。

  “尚父,西域败讯,郭孝恪战死,三千大唐将士全军覆没,大宛军镇被围,整个西域都乱了,这可如何是好?”

  皇帝见秦琅入殿,赶紧迎上前来。

  “圣人请稍安勿躁。”

  昨晚上皇帝一夜没睡好,秦琅说逢大事要有静气,可李曌毕竟年轻,刚继位就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如何又静的下来。

  “西突厥作乱,大食又趁火打劫,吐火罗和昭武九姓也都反了,怎么会这样呢?”

  皇帝不解,大唐经营西域这么多年,怎么局势说崩就崩了。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