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4章 命名问题_我有一座电子工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维去造电摩。

  可身为细节狂魔的陈子凡怎么可能注意不到?他希望把星尘科技、星汉智行的每款产品都打造成“精品”,就得从细节上入手才行,但市面上的高端配件很欠缺,远没有十几年后那么丰富。

  所以陈子凡只能自己来,从电机、电池→减震、卡钳、上泵,要么是星尘科技直系子公司生产的,要么是星尘科技花重金投资其他公司研发生产的。

  顺带还把陈子凡【星尘科技】中的不少技术给提前发挥了出来,有个子公司甚至连电子空气悬挂都给搞出来了,但这东西在电摩的实用性一般,且产品还不完善,就没有拿过来当配件用。

  当别的厂商还在以进口配件为产品卖点的时候,星汉智行的电摩、汽车已经走上了自主化一条龙生产的道路。

  好处是一旦成功了,星汉智行将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绝对王者,坏处是难度太大,且前期的利润率有点太低了。

  要不是有星尘科技的电子产品做背书,星汉智行哪敢定那么低的价格?一台20万的新能源汽车,利润层层分剥下来,到星汉智行的只能2万块左右。

  哪个汽车厂商能有这么惨?

  看看那些进口车,一来华夏摇身一变,动辄大几十万的利润,还有一堆拥趸者加价购买,再看星汉智行…哎~

  不过陈子凡并不会因为这个而影响到心态,他要的可不是这些东西,而且就算他想要,光一个国产BUFF都不是那么好搞定的,除非他玩一手暗度陈仓,在海外搞个新品牌会国内割韭菜。

  否则就只能按现有规划去发展。

  关于星汉MOTO的电摩,只要每个省都能驻扎几个稳定的大型直营店,再加上和一些有实力的摩托车经销商合作办授权店,线下销量很快就能打开。

  这样一来,恐怕十年后那些陈子凡记忆中的摩托车品牌就难喽,比如凯越、春风、奔达等等,十年的时间足够星汉MOTO把电摩的产品力提升到非常恐怖的程度了,哪还有摩托车活路?

  陈子凡打开星汉MOTO的手机APP,点开经销商查询的页面,一二线城市已经全覆盖了下去,加上几款新品,明年春天一过,销量就会开始发力。

  为什么不是现在?

  大冬天的。

  有几个骑车的抗冻?

  要是有选择,冬天肯定开车啊!

  星汉汽车、电摩布局下去的同时,陈子凡也没忘了星尘科技的主业是什么,在2010年春节之前,星尘科技还有一款最重磅的产品——星尘笔记本。

  按照计划它将在12月22日发布。

  趁着星汉002、星汉004等车型的热度高涨,星尘科技的官方账号也开始放出消息,称星尘科技首款“未知架构”的PC端CPU将会在1月之前发布,这可实实在在把不少厂商给吓了一跳。

  谁都没想到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