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尘OS_我有一座电子工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代OS也相当拉跨,一些东西更是从多普达上照搬过来的,当然,这种互相“借鉴”的行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谁能笑到最后才是重点。

  陈子凡一连【解析山寨】了五个小时,直接干到了凌晨五点钟,才终于把最基础的代码给摘了出来,基于Linux,并衍生出了一个新系统。

  “尘OS…”

  尘在星尘中代表着“自我”,同时也是陈的谐音,于是陈子凡便将【解析山寨】后的新系统命名为“尘OS”,随后储存到了机械硬盘中。

  十个系统中超过3亿行的代码,最终在【解析山寨】的精简之下只剩下了300万行源代码,把不同基础、重复、效率低的全都舍弃掉了。

  最终得到了“尘OS”这样一个简洁、高效的全新操作系统,解决了新产品最关键的问题,陈子凡终于松了口气,可以准备新产品了。

  如果将来和谷歌的安卓、苹果的IOS同台竞技,搭载“尘OS”的产品利润空间会非常高,研发成本低、且陈子凡不会因为成本低就定低价。

  他始终会追求一个“合理”的定价,盲目低价、高价都不可取。

  “尘OS”还需要等星尘网络的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逐渐投入到研发中,光有操作系统还不行,还需要性能强大、功耗稳定的芯片。

  “海”上面那块功能机芯片不用想了,带个凯斯系统就够费劲,所以陈子凡要么采购性能更强的芯片,要么自己成立公司研发设计。

  自研芯片是肯定要的,但不是现在,因为他实验了几次后发现,lv.10的【解析山寨】解析出来的芯片设计图太基础了,有点水平不够。

  照着这些完善后的芯片设计图倒是可以进行研发,但需要招聘新的人才、投入大量资金,后续还有流片测试等各种环节,过程十分繁琐。

  所以陈子凡准备先采购一批足以支撑“尘OS”的芯片,同时投入一定资金,在星尘工厂核心区内成立一个专攻芯片研发设计的项目组。

  不光是为了星尘科技,也为了他的理想,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

  早上8点。

  干了一个通宵的陈子凡依旧神采奕奕,等赵无伤来到公司后,他便下达了一系列关于星尘网络、星尘速递、星尘工厂、外围建设的指令。

  星尘网络由他全权接手,星尘速递他准备交给赵无伤,关于星尘速递…它的宗旨是为星尘产品服务,然后才是接一些个人的运送需求~

  快、准、服务好,这是陈子凡的要求,同时单价也高,这是为了让出一部分利润空间,和星尘产品的定位一样,也是让出一部分低价市场。

  这样做的好处是维持品牌形象,防止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而消耗掉大量精力,陈子凡可不想把心思都放在这上面,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星尘速递具体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