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七章:秦军入代,赵代矛盾爆发!_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信、羌瘣和腾三人一时间心情有些复杂。

  其实秦军对于公输家的器械是有一定的抵触的,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将,思想偏于守旧,认为秦军士卒悍勇无敌,应该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攻破城池。

  若是对外物过于依靠,早晚会失去那股锐气。

  甚至于李信、羌瘣以及腾三人都如此认为,尽管公输家的器械已经配备到每一支军队中,然而三人依旧极少使用。

  但蒙恬不同,他很快便接受了这些新式器械的存在,并且已经将其用在了战场上。

  若是平日里没有钻研过公输家器械,恐怕蒙恬也不会想到利用蝠翼来将军中神射手置于两侧山头来压制城头赵军。

  有了蒙恬的亮眼表现,想来也能逐步改变那些思想守旧的将领们的观念。

  只是,接下来的一段路,便无法用上那些器械了。

  山道难行,别说是那些大型器械了,就算是许多粮草辎重都难以运输,即便是有公输家的蝠翼和墨家的机关朱雀,在山道之中也难以辅助运输。

  而山道之中,还有许多赵军的营垒。

  但在腾所率领的死士营面前,这些赵军士卒便有些不够看了。

  死士营里,全都是向死而生之人,都是打算豁出命来立功的陷阵之士。

  而且赵军在山间修建的营垒,与其说是营垒,不如说只是普通的营寨,草草地树了些木栅便成营寨,根本起不到什么防御作用。

  秦国的经济体制就像是战时经济体制,而赵国也不遑多让,天下列国皆如此,只不过区别在于征兵制度对于权贵之家和士族的尺度不同。

  赵国的国力这些年逐渐衰微,当年的长平之战、郸邯之战磨灭了秦昭襄王一统天下的野心,也同样彻底耗空了赵国的底蕴。

  这些年赵国一心恢复昔日的武力,但在其他方面根本就是一塌糊涂,再加上赵国国内贪腐问题严重,许多要塞根本就是样子货,更别说这些赵国北部腹地山道中的营垒了。

  据赵军俘虏所说,他们根本没有收到半分来自赵国庙堂的资金,也没有一名民夫来替他们修建,只能靠自己挖些土石,树些木栅,才勉强算是修建了这些防御工事。

  而经历了数日的鏖战和奔波,秦军终于还是通过了这段山道,踏入了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

  入代之路,已然畅通无阻。

  而接下来,便是要看李牧的抉择了。

  代地边军之所以在李牧麾下能够做到舍生忘死的地步,都是因为李牧设立的防御体系保全了代地免于遭受异族袭扰,家乡安定。

  然而若是李牧无法再保全他们的家乡,甚至是阻止他们保护家乡代地,那么这些代地边军即便留下来,也不再会和李牧同心同德,更不会如昔日那般舍生忘死。

  一支失去了作战意志的军队,又能有几分战斗力呢?

  而失去了代地边军这支强有力的精锐部队的情况下,饶是李牧,又能如何在四十万秦军面前力挽狂澜呢?

  一如昔日的犀首公孙衍,在河西之战率秦军斩首魏军八万,但离开秦国后,数次统帅列国联军,却屡战屡败。

  是公孙衍名不副实,并无真才实学么?

  自然不是,而是列国的军队内部勾心斗角,贪腐问题严重,还有各级贵族把持军权,层层限制之下,公孙衍根本无法让联军如臂指使,是这些军队使得公孙衍施展不出自身的军事才能。

  而李牧也即将面对如此情景,届时那些士气低落的军队,以及青壮们组成的临时军队,又能发挥出李牧几分的军事才能呢?

  当然,李牧的限制也许比起昔日的公孙衍还多一些,比如赵国朝堂上的那群虫豸,以及燕国这位好邻居。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